环保局:未设置危废识别标志、将危废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违反转移联单制度的处罚
发布时间:2017-11-01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特别急的,可以直接联系电话18268767761
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经营活动、违反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处罚
法定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75条:违反本法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55条: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不按照规定设置放射性标识、标志、中文警示说明的;
3.《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第57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室外、野外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未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和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的;
第60条第(二)项: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场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放射性标志的。
4.《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第22: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予以处罚:(五)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执行部门:县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
填报单位:崇阳县环境保护局 | |
职权编码 | 11421223751019730K-CF-00700 |
职权名称 | 对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罚 |
子项名称 | 无 |
行使主体 | 崇阳县环境保护局 |
职权依据 |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6月29日修订)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法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一)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
违法违规行为 | 对未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罚 |
处罚种类 | 罚款 |
细化量化自由裁量权标准 | (一)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职权运行流程 | 简易程序:发现违法事实→表明执法身份、指出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听取陈述申辩→制作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当事人于15日内到指定银行缴纳罚款,在事后难以执行的及特殊情况下当场收缴→报告备案。 |
责任事项 | 1.立案责任:环保部门在检查中或者接到举报、控告,发现发生违反危险废物管理规定等环境违法行为,应予以调查,决定是否立案。 |
责任事项依据 | 1.《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违法行为,应当进行初步审查,并在7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立案。经审查,符合下列四项条件的,予以立案:(一)有涉嫌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二)依法应当或者可以给予行政处罚;(三)属于本机关管辖;(四)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到被发现之日止未超过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违法行为处于连续或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职责边界 | 一、责任分工 |
承办机构 | 崇阳县环境监察大队 |
咨询方式 | 0715-3395729崇阳县环境监察大队 |
监督投诉方式 | 0715-3395729 |
审核意见 | |
来源:崇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崇阳环保
自2015年初实施新《环保法》以来,国家环保部以及地方部门对危废监管力度增强之后,危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凸显出来。企业受到起诉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擅自将危废交由不具备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或转移;
二:危废管理的过程中不规范,导致危废泄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身安全。从环境主管部门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来看,产生危险废物的企业受到行政处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
企业未在环保局对危废进行申报与备案生产活动中有危废产生的企业,都应在环保局对危废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进行备案,由环保局进行统一监管。
2. 企业未建立危废环境管理责任制度企业应明确危废管理相关人员的环保责任制度,组织培训,提高认识;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环保主管部门审理、备案。
3. 企业未进行危废的收集、贮存设施建设,以防泄露事故发生一方面,危废必须按特性分类进行收集和贮存,禁止混合性质不相容、发生化学反应的危废,也禁止将危废混入非危废中贮存。另一方,危废包装设置危废识别标识,粘贴标签或设置警示标志,贮存场所要预留消防、运输通道。危废的贮存仓库,需要参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建造专用的危废贮存设施(或改建)。
4.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进行危废转移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废转移必须填写转移联单,并向危废移出地的市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危废转移需联系正规运输车辆和专业人员,符合《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法律规范,单独运输。
5. 危废处置未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将危废委托给无资质(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贮存或处置,导致严重污染后果的案例中,往往企业也被追究了责任。故而,企业需核查处置单位的资质类别,确认其处置资质和能力。企业在管理产生的危险废物方面存在问题的,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民事诉讼、刑事诉讼等多种风险。随着国家对危险废物的监督管理愈加严格,企业在危险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出现,相关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应当及时对企业的危险废物管理进行自查,避免衍生环境问题而遭到制裁。
来源:辰溪县政府网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