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后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最新要求!环保部相关备案要求
发布时间:2017-10-07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41号)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对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备案管理范围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二、备案管理方式
(一)非涉密建设项目
自治区环保厅已布设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系统及公示系统(以下简称网上备案系统)。对非涉密的建设项目,采用网上备案方式。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网上备案系统,在网上备案系统注册真实信息,在线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备案系统注册及发布网址:
http://124.117.235.200:8021/REG
公示系统网址:
http://124.117.235.200:8021/REG/f/announcement/announcementShow
(二)涉密建设项目
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纸质备案方式。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按规定的格式、内容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报县级环保部门备案。
三、有关要求
(一)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及审核工作。各地环保部门要在门户网站主页添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备案系统及公示系统链接,向社会公告网上备案系统地址链接信息,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相关的管理要求,为建设单位办理备案手续提供便利;备案完成后,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通过其网站的网上备案系统同步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备案信息不得公开;各级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建设单位遵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41号)有关规定的情况监督检查。
(二)建设单位在办理备案手续时,要认真查阅、核对,确认其备案的建设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后,依照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要求,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对其填报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2017年10月2日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部令 第41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已于2016年11月2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部长 陈吉宁
2016年11月16日
附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第三条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办理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
第四条 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要求。
建设单位对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五条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被调整为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派出分局的,由市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组织所属派出分局开展备案管理。
第六条 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涉及多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建设单位应当分别向各建设地点所在地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网上备案方式。
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采用纸质备案方式。
第八条 环境保护部统一布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网上备案系统(以下简称网上备案系统)。
省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应用网上备案系统,通过提供地址链接方式,向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分配网上备案系统使用权限。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告网上备案系统地址链接信息。
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中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相关的管理要求,及时在其网站的网上备案系统中公开,为建设单位办理备案手续提供便利。
第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登录网上备案系统, 在网上备案系统注册真实信息,在线填报并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十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手续时,应当认真查阅、核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认其备案的建设项目属于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
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不得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时,应当同时就其填报的环境影响登记表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作出承诺,并在登记表中的相应栏目由该建设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姓名。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在线提交环境影响登记表后,网上备案系统自动生成备案编号和回执,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即为完成。
建设单位可以自行打印留存其填报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回执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收到建设单位环境影响登记表的证明。
第十三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建设单位或者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在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运营前发生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再次办理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应污染物排放标准及相关环境管理规定,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中填报的环境保护措施,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完成后,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通过其网站的网上备案系统同步向社会公开备案信息,接受公众监督。对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建设项目,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备案信息不公开。
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有关规定,将其完成备案的建设项目纳入有关环境监管网格管理范围。
第十六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建设单位有以下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一)环境影响登记表存在弄虚作假的;
(二)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
(三)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的。
举报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有明确的被举报人,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
第十七条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抽查、根据举报进行检查等方式,对建设单位遵守本办法规定的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并根据监督检查认定的事实,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一)构成行政违法的,依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二)构成环境侵权的,依法承担环境侵权责任;
(三)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第十八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的规定,责令备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单位违反承诺,在填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时弄虚作假,致使备案内容失实的,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违反承诺情况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擅自降低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并办理备案手续,经查证属实的,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认定建设单位已经取得的备案无效,向社会公布,并按照以下规定处理:
(一)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擅自开工建设的,依照《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和《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予以处罚、处分。
(二)未依法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报告表,擅自投入生产或者经营的,分别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罚。
第二十一条 对依照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规定处理的建设单位,由县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该建设单位违法失信信息记入其环境信用记录,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附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填报日期:
项目名称 | |||||
建设地点 | 占地(建筑、营业)面积(m2) | ||||
建设单位 | 法定代表人或者 主要负责人 |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
项目投资(万元) | 环保投资(万元) | ||||
拟投入生产运营日期 | |||||
项目性质 | □新建 □改建 □扩建 | ||||
备案依据 | 该项目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建设项目,属于第XX类XX项中XX。 | ||||
建设内容及规模 | □工业生产类项目□生态影响类项目□餐饮类项目□畜禽养殖类项目□核工业类项目(核设施的非放射性和非安全重要建设项目)□核技术利用类项目□电磁辐射类项目 | ||||
主要环境影响 | □废气 □废水: □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 □固废 □噪声 □生态影响 □辐射环境影响 | 采取的环保措施及排放去向 | □无环保措施: 直接通过 排放至 □有环保措施: □ □其他措施: 。
| ||
承诺:XX(建设单位名称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承诺所填写各项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如存在弄虚作假、隐瞒欺骗等情况及由此导致的一切后果由XX(建设单位名称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承担全部责任。 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字: | |||||
备案回执 该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已经完成备案,备案号:XXXXXX。 | |||||
填 表 说 明
1.填表人应当仔细阅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知晓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2.建设项目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3.建设单位自觉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日常监督管理。
对违反环境影响登记备案制度的行为和对违反环评审批制度的行为在处理上有何区别?
无论是环评审批制度还是登记备案制度都是我国环境保护影响评价制度的组成部分,对于违反上述两个制度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一)违法的“行为”不同。违反环境影响登记备案制度的行为是“建设”行为,而违反环评审批制度的行为是“未备案”行为。
(二)违法行为的开始时间不同。违反环评审批制度行为的出现时间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一旦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违法行为即已开始;而违反环评审批制度行为的开始时间是项目投入生产运营,一旦建设项目投入生产运营,该违法行为即已开始。
(三)罚款数额不同。对于违反环境影响登记备案制度的行为,依据《办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而对于违反环评审批制度的行为,根据《环评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处以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来源:环保部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