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企业违规擅自恢复生产,环保部门:一查到底!顶风反弹,严追涉事企业责任,国土、电力、环保等部门的失职也要一并查处

发布时间:2017-10-04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保智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

“污染企业违规擅自恢复生产”有何启示


 光明网评论员:近日有媒体报道,从10月1日起,河北省环保部门正式启动第二轮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当不少人都收拾行囊踏上旅途时,河北省的环境执法人员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突击检查,当天,就发现有企业违规擅自恢复生产。

  “环保执法前脚走,违规排放企业后脚就开工”的现象在过去并不鲜见。而事实上,就在上个月,环保部通报了近期28个强化督查组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523个“涉气”“散乱污”企业随机抽查情况。发现部分地区仍存在“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改不彻底等问题,其中就包括有部分违规企业擅自恢复生产。

  因违规排放被关停,在未整改到位的情况下就擅自恢复生产,这毫无疑问是一种顶风作案。由此也从侧面反映出,环保执法不可低估违规排放企业的利益冲动和环境治理的“反复性”。因而,无论是环保督察专项行动,还是地方的常规性环保执法,都得多一点“杀回马枪”意识,不能沦为一阵风。特别是对于十一、中秋长假,一些因违规排放在环保执法中被停止生产的企业,相关部门更要有针对性的预防监督措施,防止长假成为环保监督的“空窗期”和违规排放的高发期。

  当然,在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过后,有企业仍敢于擅自恢复生产,除了企业的“利益熏心”,在根本上说还是后续的整改、监督出现了疲软,导致企业有空子可钻。而河北省执法组也认为,该企业冒用生产新型建材之名、行违法生产粘土砖之实的行为,国土部门对其有着明确的监管职责,该企业的生产现状所暴露的不仅是企业自律的缺失,同时也是国土、环保、电力等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缺失。可见,对于这种顶风反弹现象,不仅要严厉追究涉事企业的责任,相关部门的失职也要一并查处。

  但节假日里的环保执法不能松懈,还并非污染企业违规擅自恢复生产的全部启示。近几年来,从“史上最严环保法”的生效,到中央成立环保督察组,再到地方提升环保执法的强度、增加环保执法力量的配备,都显示出“环保”在国计民生中分量的提升,也更好回应了民众对于“蓝天白云”的希冀。但与此同时,随着环保考核压力的加大,也不乏一些地方在环保监管上出现片面的“一刀切”现象,过于依赖“查、处、关、停”的传统单一路径,不仅未能有效平衡好经济发展、民生与环保的关系,也为一些企业的“擅自恢复生产”埋下了隐患。

  环境治理关系到经济、民生、就业等社会方方面面,这决定了需要环保部门牵头,但却不能只让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相关的配套必不可少。比如,地方企业的整体排污状况,往往与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有着密切联系,若不能在强化环保执法的同时,助推地方产业结构的升级,那么,环保执法“走过场”、违规排放“死灰复燃”就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再比如,在关停违规污染企业的同时,也应启动相应的就业分流机制,如此才能让环保执法赢得最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事实上,这一点,中央政府已经注意到,如去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中央财政将拿出1000亿元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僵尸企业”职工安置。

  环境治理难以“一蹴而就”,这已被诸多国家的环境治理史所证明。强调这一点,并非是推崇将环保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的思维,而是指环境治理也得遵循规律,克制追求一时的环保政绩的冲动。最科学的环保监管,当是既要有查处一起便整改一起的“铁腕”,也要有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深挖表层原因与深层次原因的智慧与担当。只有严肃执法与综合施策同步推进,环境监管的效率和效力才能获得根本保障,而刺激“企业擅自恢复生产”的土壤与利益因素,才能有望真正消弭,环保才能少走弯路。

河北开启第二轮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 首日发现擅自恢复生产企业

央广网石家庄10月3日消息(记者王志达)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从10月1日起,河北省环保部门正式启动第二轮环境执法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当不少人都收拾行囊踏上旅途时,河北省的环境执法人员就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突击检查,当天,就发现有企业违规擅自恢复生产。

  10月1日一大早,河北省环境综合执法局对衡水市冀州区进行了突击检查。其中,在对冀州国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未按要求进行整改,未经允许擅自恢复生产,同时,执法组还发现,该企业在粘土砖的烧制过程中,并没有按规定比例使用页岩、煤矸石等原料,而是违规使用大量的粘土进行烧制。针对这种环境违法行为,河北省环境执法组对该企业现场制作笔录,并对其拟省级立案,按日计罚。

  据了解,冀州国昌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建材加工的公司,9月14日第一轮大气环境执法专项行动中检查发现,该企业在污染防治设施的安装和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对此,执法组当时就责令企业立即停产整改,并进行了立案处罚。

  但在第二轮专项行动开启的时候,河北省执法组第一时间对该企业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了突击复查,现场发现问题均未整改,生产仍然在进行,属于典型的顶风作案。省级执法组认为,该企业冒用生产新型建材之名、行违法生产粘土砖之实的行为,国土部门对其有着明确的监管职责,该企业的生产现状所暴露的不仅是企业自律的缺失,同时也是国土、环保、电力等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和缺失。

  河北省环保厅在第一轮环境执法专项行动基础上,时隔四天,再次统一组织调度省、市、县三级环境执法力量,成立40个现场执法组,122个市级执法组,对全省环境违法问题的整改持续发力。接下来,在后续20多天执法专项行动中,各执法组将会齐心协力、上下联动,真督实查,死死抓住每一个污染问题不放,追根溯源,一查到底。通过一轮轮不停歇的专项行动,聚其合力,重拳打击,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威慑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明网”,作者“光明网评论员”)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