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对一切环评造假行为 都要严厉处罚(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7-09-27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
“对环评造假,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对一切造假行为,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罚。”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崔书红在今天上午召开的环保部新闻发布上表示。
有记者问,日前网上有个环评工作人员这样描述自己写的环评报告,“很多东西都是想当然的,很多数据都是虚假的”“每天的工作就是复制粘贴报告”。如何看待一线环评人员认为环评报告与实践相互脱离的这种观点?
崔书红表示,这是环评改革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环评工作总体来说是好的,但是在一些局部的区域还是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
崔书红表示,针对个别环评机构和人员弄虚作假,包括出租、出借环评资质的行为,环保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是抓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的质量,要求各级环保部门在受理和审批环境报告书和报告表过程严格把关,对那些胡编乱造、环评结论预测也不准确的报告书、报告表不予审批。同时对环评质量不高的,弄虚作假的环评机构和人员进行严厉处罚。
另外环保部加强对地方环保部门的指导,通过四级联网的审批系统把各地审批项目的信息汇集到一个平台,通过大数据,对这些项目环评的审批质量,以及报告书和报告表质量进行一次性校核,从中发现问题,加强指导和监督。
三是对各类环评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对故意弄虚作假的采取取消其资质、限期整改等处理。另外我们加强环评诚信体系建设,环保部网站有一个专栏,就是环评诚信体系建设,把不诚信的、恶意造假的这些机构和人员放到黑名单。
针对一些小的环评单位只顾挣钱,严重扰乱市场这一现象,崔书红表示,在环评改革当中一些小的环评机构在市场上运作不规范,扰乱市场的问题,环保部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2015年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对362批环评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其中问题严重的14家环评机构被撤销、吊销了环评资质。
( 来源: 人民网-环保频道 记者:贺迎春)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如不妥,请联系删除。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