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耗电”||废气排放口戴上“帽子” 企业可即时查看排污数据
发布时间:2017-09-03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
专攻VOCs检测的佛山瀚兽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瀚兽科技”)老板张尧在最近一年来到处兜售“帽子”,生意还不错。
“只要将‘帽子’装在VOCs排放点的出风口,利用气流将动能转化为电能,即可启动工作状态,利用数据分析监测企业是否违规操作。”张尧说,他做的是VOCs监测的生意,在“帽子”的背后,有一个日趋庞大的大数据监测系统。
在环保关口日益收紧的当下,环保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引人遐想。单单是在南海区内,目前的企业和工商户总数便已突破22万家,其中污染源企业约3.8万家。谁能结合企业痛点和顾虑,开发新硬件、应用大数据,开出一张广为企业认可的“药方子”,谁就将在这个“蓝海”中占领一席之地。
张尧是怎么经营他的“帽子”生意的呢?笔者日前随南海区区长顾耀辉一行,走访了瀚兽科技。
●何帆燕 龚晶/南方日报
与西门子合作 研发“不耗电”的监测新硬件
瀚兽科技坐落在瀚天科技城A区一栋大楼内,办公室的规模不大,张尧在力推的“帽子”被摆在了入门显眼处。
说是“帽子”,但其实是一个高近一米、直径过半米的圆筒形中空金属部件,名为无电VOCs监测帽。张尧说,排污企业只需把它安装在废气排放口处,所排放的气体通过“帽子”时便可直接转化为电流,进而形成数据。由此收集到的数据将直接传输到在线监测平台,驱动企业、职能部门及时作出响应。
张尧的创业团队是3年前开始组建,在去年7月成立公司,从4人团队起步,如今团队人数已达到26人,已经掌握有2项国际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22项实用性新型专利。
无线电监测帽融合了该团队的多项研究成果。以其核心元件为例,这是该公司与德国西门子股份公司共同研发的,不对外销售。设备中会使用到生物活性酶和裂解液,它们全部是企业自主研发的。借助上述的这些研发成果,瀚兽科技突破了目前VOCs在线监测中设备硬件只具有单纯收集功能的技术难点,让“收集即处理”成为现实。
“‘不耗电’这一点至关重要。”张尧说,他正是凭借这个无电VOCs监测帽,破解了废气中小企业监管的重要难题。因为对被监测的企业来说,其烦恼的问题之一,便是安装环保监测设备后将导致的电能消耗增加。“换上这个‘帽子’后,换算成电费的话,企业能耗可以从一个月14000元降低到2800元,而企业只需要支付一个月500元的运营服务费即可。”张尧说。
解除企业顾虑 以信息技术形成数据传输闭环
随着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VOCs作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成为了重点治理对象。随着VOCs治理与监测被纳入“十三五”规划,VOCs巨大市场空间被正式打开。
在向企业推广其VOCs监测服务时,自主研发的无电监测帽和LoRa基站成为张尧的最大卖点,“因为除了担心能耗之外,按照传统的监测方式,企业对实时监测数据‘一无所知’,所以总对上监测设备抱有顾虑。”
按照传统的监测方式,监测设备录得的监测数据传输到企业会有“滞后性”的问题。因为第三方监测机构上的平台数据只会直接反馈给职能部门,只有出现了异常情况,职能部门找上门来了,企业才会知道出了问题。
应用大数据平台手段,张尧试图破解这一点。通过技术攻关,该公司自主研发出了可覆盖20公里半径范围的LoRa基站,并通过该基站搭建起了自动数据传输网络。借助这个网络,数据平台与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企业可以即时了解排污数据,并可以得到专业的指导,作出积极反应。
“目前,我们凭借自主研发的VOCs排放监控平台,已完成27个数据源,其中北方9个数据源,利润金额达到80万元。”张尧说,华南地区目前也已经有不少企业用上了他的产品。而在南海,合作企业有23家。
看好发展前景 期待更多项目扶持政策
8月26日,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带队到瀚天科技城视察大数据应用产业,张尧从电梯口把顾耀辉一行人迎进了门。“目前的量太少了,你们这是墙内开花墙外香。”顾耀辉的一句话,戳中了张尧的心事。
南海区在2011年正式获批成为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聚集区内如今已集聚了60多家环保企业,像瀚兽科技这样的科技型环保企业占了30%,张尧说,正是看中这里的集聚优势,而选择落户当地的。
张尧是广州人,此前在美国从事环境监控服务已经有11年。2011年,他卖掉了房子回国创业,并在2014年进驻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所在的瀚天科技城,开始了他的归国创业路。
创业之路并不平坦,在过去3年,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技术研发平台的相对缺乏,“目前我是靠着在瀚天科技城外的另租实验室来搞科研的。”张尧说,如今,南海正积极鼓励和帮助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南海的制造业结合,以现代科技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他很看好南海的发展前景,也期待南海在技术科研平台搭建、科研创新项目扶持上有更多的倾斜。
如今,张尧依然在积极地进行科研创新,兜售他的“帽子”。他说,按照既定的目标,2018年到2019年,瀚兽科技将在华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地区设立5家区域分公司,2020年末前,完成全国10万个监控点,完成1—2万家企业治理,力争月收入达1亿元以上。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