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污企业主面对关停手足无措?律师为合法企业做维权解读
发布时间:2017-07-25 来源:企事业环保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企事业环保
小提示: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危废处置去向不好找?超低排放和脱硫废水零排放太贵?VOCs治理咋弄?高浓废水咋处理?环评手续繁琐?请加微信eprens
在环保部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后,环保部门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对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妥善办理。2017年上半年,按日连续处罚案件共503件,罚款数额达61060万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罚款数额上升131%,查封扣押案件数量上升157%,限产停产案件数量上升223%,全国环保部门办理涉嫌犯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294起,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4%。联合督查,“两断三清”成效渐显。
为了进一步强化督查整治结果,防治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检查各地落实省“气十条”、“水十条”、大气强化措施工作进展情况,“散乱污”、“十小”企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的取缔情况,重点行业污染整治情况,重点流域污染整治情况,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情况及其它交办的督查任务,2017年6月-2018年2月,广东省将调动约2000名环境执法人员,对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清远、云浮9市开展为期9个月、18轮次的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与此同时,山东省将于2017年6月28日-2018年3月31日对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等7个传输通道城市进行重点督查,检查重点行业企业环保设施运行及达标排放情况和“小散乱污”企业排查、取缔情况。
7月7日-8月5日,江苏省将重点督查徐州、南通和扬州市地方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环保不作为、乱作为的情况,重点督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263”专项行动进展情况。
四川省的防治大气污染专项行动已于2017年5月开始,2017年11月-2018年2月为重点督查时间。在整个环保督查方案中,四川省以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
面对环保关停大潮的来临,有些合法企业或者有渊源的争议企业在遇到环保关停的压力下,是否需要成为关停大潮的牺牲品?
北京吴少博律师事务所吴少博律师结合多年企业行政维权经验总结:
大部分法律规范倾向于把行政关停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来定性,但是还有一些情况把行政关停戴上了行政强制的色彩。企业关停的法律定性不清晰,企业主面对关停手足无措,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企业关停的原因我们总结了以下五种:
1,政策性关停。
征收方以一个任务或者命令式的政策关停企业,是带有政策导向性的。针对的是一个省或市的范围内所推行的整体工作,政策性关停可能会出现大范围内的关停或者某一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被关停。在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浙江的“三改一拆”等都是政策性的关停。
2,环保性关停。
环保性关停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概率逐渐变高,因为禁养措施和环保力度加大,一些带有污染性的中小型行业都在进行关闭关停,特别在江浙沪地区尤为常见。污染行业的关闭关停是大势所趋,企业主要对这方面有充分认识。
3,产业性关停。
像上海的“198工业用地减量化”和“五违必治”,这两项政策主要是对一些工业上能耗大、污染大并且经济贡献比较低的工业场地进行关停和腾退。这是继续发展必然必然会遇到的选择性问题。
4,用地性关停。
用地性关停主要是企业可能涉嫌违法用地的情况,这种性质的关停就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被拆迁的结果。很多企业在实践中改变了集体土地的用途,农用地或者养殖地却被用于了工业建设,被相关部门认定为违法用地进行拆除。
5,处罚性关停。
企业关停最后一般都会落实到处罚和强制行为上。处罚性关停是指企业存在消防、安全、环评等不达标的情况,为了达到处罚的目的,征收方会采取一些关停手段。
有这么多情况都会使企业面临被关停的风险,当面临关停的时候,企业要思考哪些事情呢?
一,了解关停的相关政策
了解政策的大趋势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维护权益和发展;明白作出关停的的行政主体是谁,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下一步的复议或者起诉;知道补偿政策是怎样的,才能游刃有余地和征收方谈补偿;对关停周期的安排了如指掌,才知道应该如何确切计算停产停业损失等。除此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看,没有规定企业必须全部直接关闭关停,有的时候还会实施限电限产、罚款、实行停业整顿或实行一次性关停关闭,这方面存在着法律的递进关系,这是关于企业关停的具体实施程序。
二,如果没有到期关停,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企业由于主客观原因没有按照征收方的指示到期关停,由于关停具有强制性,征收方就可能会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和强制手段。轻则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强制关停,重则被吊销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甚至还会出现暴力执法、暴力拆除等,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遇到过的。
企业关停的后续措施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所以企业主遇到关停会六神无主。整改后能不能重新申请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关闭关停后能不能重新营业?重新营业的标准是什么?关停后的资产如何处理?补偿怎么计算?
三,损失额度统计或评估以及可否满足转产要求
要求相关部门赔偿损失的数额一定要结合实际,做到心里有数。不少企业在被关停以后,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转产。要把赔偿的数额和企业下一步发展结合起来。
我们对被关停企业维护权益的路径有以下建议:
一、向关停主管部门陈述企业自身情况,包括损失,企业发展前景,企业关停后续安排争取政策扶持。
二、向企业产业发展主管部门反馈情况,积极争取产业导向政策和资金。
三、对关停行为要求其上级机关进行复议审查或进行司法审查。
四、对企业的改造升级进行预订方案设计。
五、协调征收相关部门积极谈判。
来源:中国网 吴少博律师等
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图频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企事业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