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委支持!首个跨区域星创天地落户雄安新区

发布时间:2018-01-03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大背景下,北京市科委农村中心(以下简称“农村中心”)以星创天地建设为抓手,筹划将首都优质科技资源及星创天地建设经验对接到雄安新区,支持当地产业升级和整体规划发展。



白洋淀星创天地分六大板块


“北京市科委给我们的帮助是全方位的,缺啥给啥。”说起首都的科技帮扶,创业“老兵”赵振杰赞不绝口。


赵振杰见证了首个跨区域星创天地“北京—雄安白洋淀星创天地”的诞生和成长。


“安新是雄安新区里面积最大的县,白洋淀的主体也在我们这,我们园区以‘治水、保水、节水、净水、增水’为主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健康食品产业、休闲体验农业’三大产业。“赵振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据此,农村中心首先对白洋淀星创天地进行了功能梳理。


“我们请专家对白洋淀星创天地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梳理出智慧园区、星创学院、星创孵化、生态示范、文化科技和创客电商六大业务板块内容。”农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




已有26家企业入驻白洋淀星创天地


按照规划设计的六大板块内容,北京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对白洋淀星创天地办公环境进行了整体提升;

2.选派18名科技特派员到白洋淀国家园区开展创新创业服务;

3.建立规模化淡水鱼健康智能化调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基地,开展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养鱼模式示范,在综合演示指挥调度大厅能够实现远程视频监控、远程操控系统和实时环境监控。


目前,已有26家企业入驻白洋淀星创天地。


这些措施让雄安新区的产业迈上新台阶。以养鱼为例,在农村中心牵线搭桥下,赵振杰搞起了“跑道养鱼”。记者在他的养鱼场看到,长20多米、宽5米、深3米的铁箱子一字排开,气泵将铁箱子里的水不停地朝同一方向推动,天性逆流而上的鱼儿便“跑”了起来。


“这样养出的鱼身体好、品质好,而且用2亩地就能达到原来100亩地的产值。”技术员仉志平告诉记者,作为物联网的智能养鱼模式示范基地,北京的科研人员在这里安装了三个智能监测终端,以往要靠人工监测的各种水质参数现在通过机器就能读出来。


将进一步打造白洋淀智慧园区


农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进一步打造白洋淀智慧园区,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组织农业成果专家雄安行,推动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提升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实现白洋淀生态保护和农民增收双目标;共建孵化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雄安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通过品牌塑造和市场开拓,扩大雄安名优特产品销路,实现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深入推进白洋淀星创天地六大板块业务内容建设,树立星创天地的标杆,形成示范效应。




什么是“星创天地”

延伸阅读

“星创天地”是将众创空间引向农业农村,以农业科技园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等为载体,由政府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按照市场机制运作,利用线下孵化载体和线上网络平台,为科技特派员、农村中小微企业、返乡农民工、大学生等提供创意创业空间、创业实训基地,构建科技咨询、质量检测、科技金融、创业培训和辅导、管理、法律、财务等一站式开放性全方位新型综合服务体系。


通过营造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创业服务环境以及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激发创业热情,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人才、技术、信息、品牌、金融等要素集聚,现代化、信息化的田园城镇,使农村科技创业的星星之火,加快形成燎原之势。




内容来源: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内容编辑: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