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 共创未来 “走进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活动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13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2017年12月12日,由北京科技协作中心(以下简称“协作中心”)、中国商飞公司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北研中心”)联合主办的“协同创新、共创未来--走进大飞机北京研究中心”活动成功在京举行。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商飞公司的指导和支持,活动举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打开院墙”,深化央地协同创新,促进“搞活”未来科学城,助力北研中心与在京科研单位在基础研究能力、先进科研设施等方面的对接合作,全力推进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持续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崭新的面貌、创新的姿态推动科技发展,本次活动以“协同创新  共创未来”为主题,充分发挥协作中心在“搞活”未来科学城的协调、支撑和服务职能,通过向与会的中关村企业、中央在京研究院所、高等院校、未来城入驻央企研究院、孵化器、基金等科技创新主体展示北研中心近年来科研成果、能力建设成果及管理创新成果,增进央地科研能力的了解,为下一步协同创新、争取支持,奠定深化合作的基础。

该活动对于深化央地协同创新合作机制,引导入驻央企科研机构“打开院墙”协同创新,吸收其他科研单位共同合作,科研平台向企业与社会开放,打造共性技术研发创新平台,搞活未来科学城,努力实现由建设央企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向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转变、由服务保障央属国企创新向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转变、由单一功能区建设向多点支撑全域联动转变等“三个转变”,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的北京科技协作中心,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负责联系服务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的正局级综合性事业单位。另一主办方中国商飞北研中心,是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第一个独立的民用飞机产品与技术预先研究中心。本次活动的策划与筹备期间,两家主办单位通力合作、高效协同,为活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全面支撑,并由协作中心多方协调联络,充分调动在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资源,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在本次活动中,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杨仁全作了《聚焦“三城一区“主平台全面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题宣讲。北研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军致欢迎辞。活动由国家**计划专家、北研中心常务副主任李东升主持。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出席活动的各方走进北研中心展示大厅和实验室,实地参观了解我国民机预先研究能力建设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由北研中心和部分在京企业、研究院共同发起的“MBSE在民机领域应用高端论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被视为系统工程的“革命”、“未来”和“转型”。在民用飞机领域,只有形成并坚持系统工程思维,应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才能真正实现高效集成和技术成果转化。北研中心作为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之一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发挥丰富的人才资源优势,由多位国家“**计划”专家牵头和参与,开展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研究探索,并以青年创新项目“灵雀”缩比验证机为试点开展实践应用。本次论坛中众多专家齐聚一堂,围绕系统工程及实践、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在民机及载人航天多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定位当前、面向未来,采取主题报告和圆桌会议讨论的方式,共商如何通过MBSE思维和方法,为技术和产品创新注入新动力。

本次活动还发布了北研中心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望眼民机”。该名字表达了北研中心在民机预研领域中“不畏浮云遮望眼”,瞄准前沿、勇于创新的决心。

北研中心自成立以来,在民机技术发展、项目资源、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了市科委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借助本次活动契机,北研中心将逐步深入与在京央企、研究院和科技创新企业,以及未来科学城央企科研单位和北京市高校的交流合作,发挥北研中心的引领作用,发挥资源协同创新力量,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北研中心发展建设。


北研中心简介

北研中心成立于2010年,是中国商飞公司的民用飞机预先研究中心,也是中国民用航空领域第一个独立的民用飞机产品与技术预先研究中心。7年来,北研中心围绕技术研发和市场需求两个“喇叭口”,以建设国际一流航空科研中心为目标,开展民用飞机战略性、关键性、前瞻性、基础性技术预先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技术研发和管理机制,发挥人才高地优势,开放合作,打造民机预研协同创新的生态圈。经过7年的发展,北研中心具备了识别规划能力、概念论证能力、技术预研能力、试验验证能力等,圆满完成了CR929远程宽体客机前期联合论证工作,积极参与CR929型号研制,承担未来民机产品与技术研究等多个重大科研项目,聚焦复合材料机翼研制、航空电子系统集成验证、飞机/发动机系统集成与一体化、多电技术开发与验证等,开展了多项具有重大突破意义的探索。7年间,北研中心大力开展科研管理创新,实施科研管理创新工程和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初步建设了一支作风优良的民机预研队伍。

北研中心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其中,民用飞机结构与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担了多个省部级以上项目,重点建设的复合材料机翼盒段大型疲劳与损伤容限试验平台,实现了从元件级向部件级试验的跨越。在民用飞机设计数字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里,大家观看了民机数字仿真、总体设计、气动与噪声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情况和部分成果,了解未来民机发展趋势和产品设想,亲身体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五面十三通道全玻璃幕沉浸式虚拟仿真环境C-CAVE系统。随后,大家走进多电航电综合实验室,观看下一代飞机多电技术和航电技术的集成演示验证情况,了解更加经济、安全、环保、智能的民机机载系统未来技术发展路线。



内容来源: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 

内容编辑: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