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于开展2017年第20批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有关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6-14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各有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北京市创新驱动和科技引领发展格局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我委发布了《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京经信委发〔201656号)(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拟以标准先行、贯标对标等方式,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开发能力,构建以智能产品为核心的开放创新生态体系。按照方案要求,现开展第20批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申请企业对照基本要求(见附件1),填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评价申报书》(见附件2)和《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报告》(见附件3)。

  二、于201777前将纸质材料(需企业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一式两份),经各区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报送市经济信息化委科技标准处(朝阳区惠新东街6号乡镇企业大厦411房间),电子版以邮件形式发送。

  三、下一步将开展标准宣贯等后续工作,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联系人:

  王百灵 57587650wangbailing@bjeit.gov.cn

  王山林、丁璇 57587079(报送纸质材料)

  王   57587653

  附件: 1. 20批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基本要求

2.《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评价申报书》

3.《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报告》编写提纲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附件: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基本要求

一、企业为在本市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企业的综合实力处于行业前列,核心技术水平在行业内领先,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与运行机制完善,具有完善的研发、试验条件,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队伍,较高的研发经费投入,具有丰硕且水平较高的创新产出成果,经济效益明显,对行业具有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符合北京市首都功能定位和经济结构调整方向,重点围绕《<中国制造2025>北京行动纲要》开展相关工作,符合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设领域包括:

1. 创新型产业集群等方向:新能源智能汽车、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系统和服务、自主可控信息系统、云计算与大数据、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通用航空与卫星应用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及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

2. 五类高精尖产品:创新前沿产品、关键核心产品、集成服务产品、设计创意产品、名优民生产品等。

3. 核心前沿领域:智能机器人、智能交互技术、增材制造(3D打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4.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与生产、民生相关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以及传统服务业、建筑业升级改造等。

5. 其他重点领域:生产性服务业等国家和本市部署的重点产业领域等。

三、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总额、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等指标按不同行业类别应不低于相应最低要求标准(详见下表)。

序号

类别

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总额(亿元)

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万元)

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人)

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

1

制造业

1.5

500

50

500

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2

500

80

300

3

建筑业

15

750

50

1000

四、企业信用状况良好,两年内未发生产品质量事故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等不良行为。

五、企业技术中心必须在企业组织结构中独立设置,由企业高层领导任技术中心主任,管理制度、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开放协同创新,具有高精尖产品创造能力,积极创制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开发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具有较强品牌意识和专利运营能力。

附件3:《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报告》编写提纲

一、简要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创新趋势和特点,以及企业在该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建设、国际化创新合作网络建设、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

三、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创新项目的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等。

四、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情况,包括:

1、标准和知识产权情况(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国内、国际标准制修订情况,专利运营、知识产权等情况)。

2、产品创造情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情况,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分布式制造、推进以产品为核心的服务型制造和个性化制造等情况)。

3、协同创新情况(开展国际合作,对接海外创新资源,实现技术引进、技术交易、资源并购和集成等情况)。

4、资源整合情况(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信息资源整合等情况,与央院央所、大学科研机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京外优势企业以及其他企业技术中心的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情况等)。

5、机制创新情况(组织建设、研发投入保障,完善研发环境,加强技术的研发、储备、集成、供给等情况)。

五、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形成的核心技术及自主知识产权情况,重点介绍相关技术成果对企业核心产品研发、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以及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

六、其他有特色的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等情况。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及附件。

内容来源:北京市经信委

内容编辑: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