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图解2015国家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17-04-08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201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在科学前沿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继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成为孕育我国科技将帅的摇篮。实验室继续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国家继续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给予支持,下达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经费40亿元,国家(重点)实验室引导经费2亿元,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专项经费2.073亿元,为实验室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布局
截至2015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共255个,试点国家实验室7个。
1、国家重点实验室
2、试点国家实验室
二、人员结构
201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工作人员共33417人,其中固定人员23095人,占69.1%;流动人员10322人,占30.9%。
三、科研
四、公众开放
五、队伍建设
六、评估结果
七、成果
2015年,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试点国家实验室研究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部分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以下为本年度实验室获得的部分优秀成果。
1.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
2.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高温超导机理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
3.高压下钠和锂单质及二元化合物的结构与物性
4.铁基超导体电子结构的光电子能谱研究
5.活体层次定量获取化学信号的新原理和新方法研究
6.分子尺度分离无机膜材料设计合成及其分离与催化性能研究
7.新型富勒烯的合成
8.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
9.青藏高原生长的深部过程、岩石圈结构与地表隆升
10.微型生物在海洋碳储库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11.东亚人群和混合人群基因组的连锁不平衡研究
12.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机制
13.家蚕基因组的功能研究
14.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
15.磁共振影像学分析及其对重大精神疾病机制的研究
16.用于功能集成的微型化光子器件基础研究
17.可视媒体几何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18.受限控制系统的参数化设计理论与应用
19.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若干新效应的研究
20.航天用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基础研究
21.工程材料表面的润湿及其调控
22.实现高效率有机太阳电池的新型聚合物材料及器件结构
23.内燃机低碳燃料的互补燃烧调控理论及方法
24.流域水沙条件对水质的影响过程及机理
25.皮肤与牙热-力-电耦合行为机理
26.基于稀土纳米上转发光技术的即时检测系统创建及多领域应用
27.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
28.燃煤烟气选择性催化脱硝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29.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回用新技术
30.酮酸发酵法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31.酵母核苷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高端应用
32.含高浓度分散相的搅拌反应器数值放大与混合强化的新技术
33.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黑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
34.耐高温杂化硅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
35.高性能钨基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36.高可靠精密滤波传动技术及系统
37.高效节能的连续螺旋推流强化传热技术及应用
38.面向社区共享的高可用云存储系统
39.高能效动态可重构计算及其系统芯片关键技术
40.大跨度桥梁结构和行车抗风安全的气动控制技术
41.大型结构光纤传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同步采集装备
42.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
43.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44.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
45.拟南芥中细胞质RNA降解途径抑制内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46.通过虫黄藻基因组解读甲藻基因表达和珊瑚共生的分子机制
47.发现乳腺干细胞的细胞表面标记基因
48.遗传突变的重要分子机制研究
49.揭示两个小分子硫醇参与的林可霉素生物合成机制
50.发现了控制稻飞虱长短翅型可塑性发育的分子“开关”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原文
内容来源:科技部
内容编辑: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