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16-11-15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编者语

         北京是我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担负着国家科技创新发源地、聚集地的重要战略任务,近年来北京市科委在鼓励科技创新方面制定、出台了众多政策以推动全市科技创新活动的健康快速发展,作为鼓励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之一,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一经推出便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其目的在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应用,服务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民生改善,发挥市场端拉动作用,提升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本期内容我们将为大家进行该政策的详细解读。  

1、关于认定主体:

本项目所称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是指: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社会组织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取得,技术先进,产权明晰,质量可靠,市场前景广阔的产品(服务)。 

解读:

1)申报主体并不局限于企业,旨在推动全社会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的活动当中;

2)认定产品(服务)的创新形式较为宽泛,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入改进等方式取得的产品成果均在认定范围之内,大大加大了认定范围;

3)认定产品需已经开发完成,且未来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前景;

2、关于该认定价值的解读:

      1)经认定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可享受政府采购和推广应用等政策支持;

      2)对于企业品牌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3)对于认定产品(服务)的市场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对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规范自身研发活动具有引导作用;

      5)对于企业享受其他科技项目具有积极意义;

3、重点支持方向:

本市优先认定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智能交通、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救援、绿色建筑、住宅产业化及新农村建设,以及文化惠民、健康养老、居民消费等民生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服务)。  

解读:

       1)优先认定方向指出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需求,明确的主管部门的引导方向;

2)企业申报前要进行自评,确认产品(服务)符合认定办法重点支持方向;

3)对于属于我市禁止、限制目录及技术水平不突出的产品(服务)不予认定;

4、关于认定条件:

      1)申请单位应为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或社会组织; 
      2)产品(服务)应属于本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范围,符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要求,生产过程符合节能减排技术标准; 
      3)产品(服务)应具有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4)产品(服务)技术成熟、质量可靠,符合国家和本市对产品(服务)生产、销售的相关规定及特殊要求; 
      5)产品(服务)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够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比同类产品(服务)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解读:

       1)申报主体为不局限于企业,符合办法要求的其他形式的申报主体也可申报;

     2)建议申报认定的产品(服务)要具备先进性及创新性,企业可以通过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知识产权、取得时间来证明先进性、创新性、可靠性;

5、认定申请材料: 

       1)《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认定申请书》; 
       2)产品(服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3)国家和本市对产品(服务)生产、销售有相关规定及特殊要求的,应提供产品(服务)符合规定及要求的证明文件(复印件); 
       4)其他需提供的材料,包括产品(服务)技术先进性和创新性的证明文件、销售合同(发票)、企业标准文本、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相关证书等(复印件)。 

    解读:

      1)知识产权最为核心材料要求权属清晰,企业在准备知识产权时要注意时效性;

      2)认定管理办法要求申报认定的产品(服务)已经进入转化阶段,并建议提供检测报告、查新报告、企业标准文本、销售合同(或发票)等证明材料;

      3)提供附件时要注意与申报产品(服务)的对应关系;

6、关于认定评审流程:

      1)认定小组组织专家对申请单位的材料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2)认定小组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对专家评审结果进行审核,提出认定名单。 
      3)认定小组将认定名单向社会公示10个工作日。公示期间有异议的,由认定小组核实处理。 

      4)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由认定小组发布认定结果,并向申请单位颁发“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7、关于有效期:

      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自认定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到期后其认定资格自动失效,申请单位可重新申请认定,符合条件的核发新的“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 

解读

       建议企业留意申报通知,在证书期满前至少一个月开始着手准备重新认定工作,或申报新的产品(服务)。

 内容来源: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

       内容编辑: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