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助手——政策“及时贴”之四:“无偿资助”“奖励”的“同”与“不同”

发布时间:2016-08-23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编者语
编者语

申报主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高校、科研院所等)申报各级科技项目及政策资金时都会碰到“项目扶持方式”这一概念,其中,“无偿资助”、“奖励”类项目及方式是大家最常遇到的两个概念,它们也代表了资金扶持政策中的两个重要方向,本期内容我们将为大家“科普”一下两种方式的“同”与“不同”。


 

一、何为“无偿资助”,“奖励”又是个什么


1、先掌握概念


1)无偿资助——无偿资助方式是科技项目及政策资金中最为的常见的一种扶持方式,根据政策具体要求对符合立项条件的申报主体所实施的项目给予直接的资金扶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加速项目完成研发、中试、产业化及其他工作进程的一种扶持方式;



2)奖励——奖励类支持方式或项目是指对申报主体已取得的成绩或已完成的工作根据其产生的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或其他特定考核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考核后给予资金奖励的一种支持方式;




2、第二步,我们说说它们的“同”


1)都是政府及项目主管部门对于项目申报主体所实施项目的一种支持方式;

2)支持的目的一致;

3)均为资金扶持;

4)均参照相同的产业、行业的国家、地方指导政策;

5)对于申报主体及实施的项目在资质、条件、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要求近似;




3、第三步,看看它们有何“不同”


1)——无偿资助为“前置项目”,即对于申报主体正在实施的项目给予资助,目的在于推动帮助申报主体完成所实施的项目。

——而“奖励”类项目属于“后置项目”即对于申报主体已经完成的事项根据其取得的成效其他们特定考核指标进行评价,进而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



2)——无偿资助项目要进行严格的中期进度考核与项目最终验收;

——奖励项目项目因其是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奖励,因此除有事前要求的外在奖励资金使用时相对“自有”,但须用于申报项目的后续投入或者公司研发生产等正常经营活动;



3)——无偿资助项目评审时对于申报主体在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人员、研发环境、产业化基础、项目可行性等方面有明确严格的要求,在项目设立的资金范围内项目投资额与获得资金数量有比例关系;

——奖励类项目评审时更注重已取得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考评;



总结:

无偿资助类项目与奖励类项目本质上反映了资金主管部门对于项目的扶持政策导向,是科技政策资金扶持体系中最重要的两种扶持方式,企业应仔细研读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扶持方式,借助政策资金的力量加速企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和发展速度。



内容来源:北京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如转载请标注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