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是25日国务院常务会的关键词:图解2015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

发布时间:2015-03-26   来源:北京科技政策宣讲团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 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
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 实现制造业升级
听取中国北车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 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今年国务院立法工作重点,让改革发展沿着法治轨道前行;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听取中国北车南车重组进展情况汇报,强调以国资国企改革优化资源配置。

会议认为,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为方向,对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重点作出总体安排,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会议通过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确定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立法项目,其中政府投资条例、环境保护税法等急需的立法将尽快提请审议,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农田水利条例、居住证管理办法等立法将抓紧完成。会议要求,一要坚持权由法授、权责法定,严防“红头文件”越权代法,逐步减少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控制在立法中新设行政许可,严防部门利益法制化。二要坚持立法与促改革、调结构、转方式协调配套,及时对有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用法治巩固和保障发展成果,为改革探索预留空间。三要坚持科学民主立法,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夯实法律实施的民意基础。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中国制造2025”,对于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10大领域,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会议决定,推出中国制造重点领域升级方向绿皮书目录指引,动态调整、滚动推进。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奋斗,打造中国制造业升级版。

会议听取了中国北车、中国南车重组进展情况的汇报,要求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为重组创造有利条件,确保企业稳定运营,促进效益提升。会议强调,要继续加大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快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强强联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解决重复建设、过度竞争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进核心技术研发和整合,创新商业模式,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升利润率,促进税收增加。推动中国装备走出去,打造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


新华社评论

揭开“中国制造2025”的面纱——专家解析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新信号

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呼之欲出的“中国制造2025”会有哪些亮点?制造业如何抢抓新机遇?记者连线工信部及行业专家,解析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的新信号。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

中国制造发展到今天面临劳动力上升等诸多挑战,但制造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仍举足轻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制造将依靠什么抢占制高点?答案离不开智能制造。

会议提出,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二字离不开技术提升,智能牵引。“我们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没有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发展重大技术、装备亟待突破。”工信部部长苗圩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智能制造将是主攻方向。

工信部调查显示,智能制造使目前很多工业企业减少了研发的周期,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也降低了研发成本。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达30%,近五年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

“比如通过智能系统汽车把人从驾驶的位置上解放出来等,都是未来发展方向。”苗圩说。

他透露,工信部正在参与关于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研究,通过大约三年时间,选择重点领域、地区和行业做试点和示范探索,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用互联网“加起”传统产业

“我们在谋划工业4.0的时候,要全力打造工业3.0,同时,还要弥补工业2.0的欠账。”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毅中说。

打造智能制造,不仅是为了挖掘和拓宽经济增长点,更是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新的活力。

会议提出,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比如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整体竞争力,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也是‘互联网+’最早实现的行业之一。”苗圩说。

据估算,应用工业互联网后,企业的效率会提高大约20%,成本可以下降20%,节能减排可以下降10%左右。未来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至少可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GDP增量。

苗圩说,要把互联网引导工业企业、工业行业中去。“搭建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框架,就会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不久前闭幕的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红豆集团的智慧服装应用系统成为亮点。该系统利用手机将各地的销售团队、销售终端、代理商连接起来,进行远程管理与顾客流量数据分析,降低成本,也更好地感知顾客喜好。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以互联网提升传统产业效能是大势所趋。

把创新贯穿制造业发展始终

会议特别提出坚持市场主导、改革创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大中小企业配套推进,务求重点突破,取得实效,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

不论智能制造也好,传统产业升级也罢,把创新贯穿制造业发展始终,也就抓住了中国制造发展新引擎。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说,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中国产业结构中突出问题之一,推动“中国制造2025”核心的一点就是创新、再创新。

“过去我们主要着眼于一些大企业、规格化产品。鼓励研发的政策最终大部分落到大企业、大院所。”苗圩说,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有天然、内生的动力和活力,创新力极强。要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初创企业的创意和创新,保护好发挥好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国家设立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

苏波认为,将加快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和创新链建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形成一个让创新创业能够活力迸发的社会环境。


中国政府网观点

“平衡”是今天国务院常务会的关键词

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可以解读出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平衡。

李克强总理开宗明义:“在当前情况下,稳增长、调结构两者的平衡至关重要。我们所说的防风险,最大的风险还是经济下行压力的风险。所以要审时度势。今年上半年,我们一定要过这个‘坎’。各部门要动脑筋、想办法,出台有利于稳增长的措施。当然,稳增长的措施中也包括促改革、调结构。”

他指出,完成经济增长由数量向质量转型,是个不容易的过程,一定要把握好平衡点。“在转型期间,一方面坚定不移要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但一定要有一个合理速度的空间。过高的速度不利于结构调整,而过低的速度也无法进行调整。”

很多时候,恰恰是权力的“任性”,会打破这种来之不易的平衡。李克强举例说,现在一些项目的审批程序还是太多,“本来投资热情应该能调动的,结果就因为缺一两个章,啪,封了!这不是任性吗?符合人民愿望,没有质量问题,就因为没经过两个司局的同意,就不让干了,停工关闭。”他斥责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干扰了稳增长的信号。

在讨论国务院今年立法工作重点时,总理再次强调了平衡的重要性。“法治和改革是两个轮子。”他说。

某种程度上,这两者已经成为本届政府最为显著的“标识”:法治是“定”的力量,而改革是“变”的力量。从李克强的执政思路中,能清晰地观察到“定”与“变”之间的平衡。

“我们一方面要推进权力依法行政,另一方面又要严防部门利益的法制化。”李克强在会上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平衡。他指出,立法要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为方向,而现在一些部门立法的积极性很高,但这种积极性是希望把自己的职能、权力用法律固化下来。“这不是给我们下一步改革再制造障碍吗?”

事实上,好的立法应为改革探索预留下空间。李克强直言:“总的来看,我们的政府还是管得太多了。现在放权做了很多,简政做得还不够,还要下大力气简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国制造2025”后,这一新颖的概念在社会上关注度和接受度都相当高。今天的常务会上,对这一议题的讨论,也在平衡的理念下廓清了一些误区。

中国从制造大国升级到制造强国,这当然是一个“广命题”,但必须与“精破题”达成平衡。因此李克强对规划中动态调整的“绿皮书目录指引”表示欣赏。他说:“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能不能再细一点?别喊大口号,10年里面抓好落实几件事,争取有几项突破,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

会议讨论还涉及高精尖与常规制造的平衡。对于制造业而言,在高端领域的创新设计固然重要,但制造水平尤其是工艺水平和质量把控,其重要性绝对不亚于前者。因此,既要重视最时髦的工业4.0,也不能越过传统的1.0、2.0和3.0。对于中国而言,由于还有大量的服装鞋帽等日用品制造,这一点尤为重要。与此相应,技能人才作为保障工艺水平的基础,其培养尚需努力。

总理在会上痛切地讲起他对一些国内产品的工艺和质量不高的感受。比如简简单单一支笔,其制造水平也大有讲究。

最后,李克强用“十年磨一剑”表达了他对“中国制造2025”的期许。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