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垂改,情况复杂‖环保部李干杰:今年全面推开省以下环保机构垂改

发布时间:2018-02-04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第二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时间:4月13号-15号地点:浙江杭州

      联系人靳燕云17710648515

点击阅读原文在线报名

前言: 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月2日—3日,环境保护部在京召开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环保部长李干杰指出,2017年环保系统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标志性工程为突破点,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五项重大任务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深化和落实环保改革措施。两办印发按流域设置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机构、设置跨地区环保机构试点方案,江苏、山东、湖北等9省(市)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新增备案。出台《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固定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基本完成火电、造纸等15个行业许可证核发。落实《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严肃查处人为干扰环境监测活动行为,完成2050个国家地表水监测断面事权上收,全面实施“采测”分离。贯彻两办《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15个省(区、市)划定方案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开展连云港等4个城市“三线一单”试点,出台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两办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

18年环保工作重点:

七要深化环保领域改革。切实保障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采测”分离机制有效实施,并加快自动站建设,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完成石化等6个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全面推开省以下环保机构垂直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在全国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调整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强化进口废物监管,坚决禁止洋垃圾入境。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制度,推进环境保护综合名录编制。

-----------------


环境监测改革进入深水区 省以下垂直管理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中央对环境监测改革高度重视,中央深改组连续3年发了3个相关文件。

  • 这些改革主要针对环境监测领域的哪些问题?

  • 改革进入深水区会遇到哪些瓶颈?

  • 今后还将有什么样的改革举措?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管理室主任陈传忠 郑挺颖/摄


  • 连续三年 发三文件

说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9月印发的《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陈传忠主任介绍,这是继《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2015年7月)和《关于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16年9月)之后,中央又一次对深化环境监测改革做出的重大部署。“连续三年出台中央文件,由中央深改组自上而下部署推动,充分表明中央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的确是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另外,在6万余人的环境监测队伍中,有4名同志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这也是前所未有的。”陈主任接着说,“这说明全党全社会已经认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环境监测工作的基础支撑作用不可或缺,而且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 采测分离 防范造假

那么,环境监测工作为什么要改革?陈主任解释:“现在的改革都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就是要通过改革解决当前环境监测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升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效能,释放其活力。之所以要改革,就是因为现在还有不顺畅、不合理的地方。从2015年起,国家出台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到现在,环境监测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应该说,改革的成效已经初步显现。”

说到这里,陈主任给记者介绍了一些具体改革措施。“比如,环保部正在搞采测分离,就是把地表水手工监测的采样与实验室分析测试两个环节的工作分离开。过去,张三从某地采的样,张三再来分析,数据造假相对容易。采测分离以后,张三采样,李四分析,而且李四不知道分析的样品是来自哪个点位,这样外部干扰就无从下手了。”但是,最近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陈主任说:“一些排污企业知道张三每月10日来采样,去的具体地点也掌握了,那企业就在每月10日之前停止排污,等张三采完样再排污。所以,有些河流断面在规定时间采样后作为考核用的数据很好看,但复测数据却高得离谱。”


环境监测用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这辆监测空气质量的特种车辆就停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院子里。 郑挺颖/摄


  • 自动监测 一举多得

复测是什么意思呢?陈传忠耐心地解释:“比如说10日去采样了,过几天又去采,还是那个河流断面,还是那个位置的样品,但是分析测试的数据结果却明显变差了。什么原因?因为在规定时间采样时不冒水的那些排污管道,在复测时呼呼地排污,这说明什么?说明围绕环境质量考核的博弈是存在的。”

说到这里,陈主任声音高了起来:“凡这种地方,当地领导和排污者的政绩观、利义观都有问题。环保部党组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今年起,将逐步用自动监测取代手工监测,每4个小时出一次数据。这样,既可以遏制偷排,也可以实现水质自动监测预警,还可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加强共享与深度挖掘利用,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和公众。将来,突发事件水质预警和水环境质量常规预报,会随着水环境监测的事权上收做得更好。”


  • 思想解放 事权上收

说起事权上收,陈传忠告诉《环境与生活》:“2015年,国家层面就提出了环境监测事权上收。2016年率先完成了空气质量监测的事权上收,现在正在推进水质监测的事权上收。事权上收的目的是什么呢?主要目的是考核地方。因为国家对地方环境质量进行考核,必须由国家组织监测,这叫做‘谁考核、谁监测’。目前地表水监测事权上收正抓紧推进,一方面借鉴了空气监测上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的。之所以要用自动监测逐步取代手工监测,是因为自动监测的数据量更大、监测频次更高,而且由国家组织实施,有利于防止数据弄虚作假。”

另外,这几年污染源监测也实现了改革。陈传忠主任解释,污染源监测的改革就是将排污单位自测义务法定,要求排污单位自测、自报、自公开。自测,就是自行组织监测;自报,是指有超标、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企业要向主管部门自行主动报告。自公开,则是要企业自己按照规定向社会公开排污信息。


  • 垂直管理 情况复杂

第二个改革是环境监测省以下垂直管理。

陈主任介绍:“这项工作要求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省以下垂管比较复杂,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工作难度很大。市县监测机构隶属关系的调整,看似一纸文件就可以解决,但真正意义上的职能优化和机制理顺,需要一个过程;而要形成新的工作局面,彻底解决制约监测事业发展的瓶颈,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因为这项改革太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这里面涉及到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财政保障,特别是省、市、县三级的监管力量的重新配置和监管责任的重新划定,要真正改好、改成功,非常不容易。另外,目前的这种环境监测格局存在了几十年,固然已经能完全不适应新的形势,但某些局部的相对合理性也不能完全否认。在改革当中,既要解决不适应的问题,又不能简单破坏其中的合理部分。”


  • 坚定信心 深化改革

现在,社会上包括体制内也有人对监测改革心存疑虑,认为改革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还不如不改。对此,陈主任驳斥说:“改革是什么?改革是对环境监测原有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方式的深刻调整。要用矛盾论的观点来分析和看待这场改革。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比如进行监测管理体制改革,目的就是要落实‘谁考核、谁监测’,从而避免监测数据受到行政干扰;进行事权上收,就是要厘清事权和支出责任;构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就是要建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系统性要求和内在规律的现代环境监测体系。改革进程中,一些突出问题必将得到解决,但同时又可能衍生出一些新的问题。对此,我们一方面要尽量科学避免,一方面也不必过分担心。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可能产生。这是规律。矛盾就是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问题。”

在全国6万人的环境监测队伍里,有4人当选为十九大党代表。 郑挺颖/摄


另外,公众对环境监测改革的态度也非常重要,推动改革需要争取更多公众的支持。

陈主任举了一个例子:“公众过去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不太关心。这几年,通过多层次、大范围、及时地公开环境监测数据,让越来越多的公众了解环境质量信息,尤其是重污染天气的预报信息。而且,现在发布信息的形式都非常贴近老百姓。通过网站、微信、手机APP、移动阅读终端进行发布或主动推送,全方位向公众提供环境质量信息服务。所以,这项服务工作做得很好,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也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支持。”

环境监测改革需要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不断加快迈向成功的步伐。


来源:《环境与生活》杂志

原标题:《环境监测改革进入深水区——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业务管理室主任陈传忠》

原文编辑:郑挺颖 曹秋洋 吴燕芳  转自中国环境监测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物再协危字[2018] 1 

关于召开“第二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

融合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固体废弃物分类和处置规定,危险废物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点工作,受到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着力推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建设,不断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偷排、偷放和非法转移等违法犯罪行为,持续提升监管能力水平,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不懈狠抓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

为协助企业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环保形势下的要求,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水平,实现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促进危险废物产业上下游融合,助力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无忧固废网联合行业权威机构于2018413-15杭州召开“第二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会议将邀请国家相关部门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处置技术、运营管理、设备应用等领域资深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出席,共同探讨解决行业难题,推动危险废物处置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欢迎相关单位或组织积极报名参加。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413-15日(13日报到)

地点:浙江杭州

二、会议主题

新形势 新机遇 新发展

三、会议初步安排

时间

会议内容

413 注册报到

09:00-21:00

注册报到

414 第二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主会场报告

09:00-16:00

危险废物管理新形势

-《环境保护税法》解读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建议

-危险废物管理政策标准新进展

-国家危险废物管理思路

危险废物产业新机遇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环境法规风险规避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第三方服务模式探索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新发展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展望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进展

16:00-17:00

对话: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创新发展

415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

09:00-17:00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专题论坛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环境监测及安全要求

-工业窑炉协同危险废物处置流程与管理经验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和投加技术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关键设备选型

09:00-17:00

危险废物处置新技术发展专题论坛

-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危险废物处置中的应用

-新型膜技术在危险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工业污泥低温脱水技术

-高温等离子体技术

-微波处理技术

-新型固化稳定化技术

-危险废物处置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

09:00-17:00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专题论坛

-重金属废渣综合利用与安全处置技术要点分析

-废润滑油及废油泥处理技术研究

-电镀污泥综合利用技术

-废酸资源化技术

-废电路板贵金属回收技术

-废催化剂、活性炭的再生利用技术及产业化

-飞灰综合利用技术

-抗生素菌渣综合利用技术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

09:00-12:00

危险废物投融资专题论坛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危险废物运输联盟

五、参加单位

1.危险废物监管、生产、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投融资机构;

5.相关媒体。

六、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项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将设置30个左右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助请联系大会组委会商洽。

七、收费标准

A(参会费用):(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展位服务):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

:无忧固废网高级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非法处置危废”与“无证处置危废”如何区别?

中广核总资产超6300亿 大举进军水务环保领域

2018年中国环保产业及细分领域市场前景预测

环保厅给的危废产生单位如何正确做好危废处置、暂存等(图文)

图解我国污泥处置现状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