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经营重中之重——预处理
发布时间:2017-12-24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危险品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 国家安全监督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 媒体支持:中国危险品网
2018 年 1 月 19-21日 地点:北京
危险废物运输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联系人靳艳云 17710648515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或直接在线报名
从“十二五”规划带领危险废物处理行业进入全面战略阶段到“十三五”规划持续关注危险废物行业,国家监管趋严,促使危险废物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规范化,倒逼危险废物处置市场走向正规渠道,危险废物处置领域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已实际发挥作用的危险废物终端处置能力严重不足,且“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短时间内较难改变。
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包括焚烧、安全填埋和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相比于焚烧这种传统危废处置方式,水泥窑协同处置处置过程温度更高、烟气在高温段停留时间更长,可有效避免酸性气体、二噁英等污染气体产生,而且能有效减少焚烧残渣、飞灰等二次污染物排放,煅烧工况更稳定,改造及运营成本较低,可快速扩大地区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目前水泥窑协同处置已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危险废物的预处理,无论在危险废物焚烧及水泥窑协同处置中都占重要位置,是保障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系统的安全性、效率、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呈现蓝海之势,即将进入“黄金时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包括液态废物)。2016年修订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固体废物为危险废物:
(一)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多种危险特性;
(二)或不排除具有危险特性,但可能对环境或者人体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因此需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
相对于一般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对环境危害性大,处理处置工艺复杂,需要更严格的监管。
根据环保部公布的各年度环境统计年报,我国工业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处于上下小幅波动、整体逐步递增的状态。据统计,2015年我国危险废物的产生量为3976.1万吨。
近年来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
但由于《环境统计年报》采取企业申报统计的方法,企业覆盖范围有所欠缺以及部分企业出于控制成本的考虑对危险废物产生量少报瞒报。现阶段危险废物产生量底数不清,全国工业危险废物的实际产生量要远远高于统计数据。根据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危险废物产生量/固体废物产生量比例以及亿元GDP产固体废物量,E20估计,目前我国实际危险废物年产量约为8000万吨至一亿吨。根据当前不同地区危险废物处置的市场情况,吨危险废物处置价格在2000-8000元之间,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市场空间已有千亿市值。
目前,我国的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处在快速成长期,呈现一片蓝海之势。未来几年内,危险废物产生量仍将持续增长,危险废物管理政策法规逐渐完善。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在设施上的投资力度也会进一步增加,市场规模将会稳步提升。危险废物处理行业即将进入“黄金时代”。
我国危险废物行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量各地区分布不均,且各省处理处置能力差距大。2015 年,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分别为山东、青海、新疆、湖南、江苏、云南、浙江、广东、内蒙古和四川。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危险废物处理经营规模充足,该地区产生的危险废物能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存量少。然而在青海、新疆等西北不发达地区,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每年都有大量的危险废物未得到适当处置。这部分危险废物在安全条件下储存以待以后处置,对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隐患。
2015年我国危险废物各省处理处置分布
我国危险废物实际经营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现阶段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需求。根据环保部数据,超过60%以上的危险废物达不到妥善处理处置,游离于监管之外,实际处理能力缺口巨大。
危险废物实际处理情况
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目前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危险废物处理设施新建/扩展产能需要选址、环评等审批手续,要求较为严格,审批+建设周期长。预计未来2-3年内,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较难改变。
危险废物处理重要技术环节-预处理
目前,我国对危险废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可分为有资源回收利用和终端处置,危险废物处理全链条图谱如下所示:
危险废物终端处置方式主要为焚烧和安全填埋,同时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离子体技术等也逐渐发展应用于实际。焚烧中产生的飞灰和炉渣会经过固化、稳化等技术处理后,进入填埋场。危险废物焚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本质上都属于高温处理技术,两种处置方法全链条可简化为下图:
传统的危险废物焚烧技术与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两者对比如下所示:
预处理是危险废物焚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生产线稳定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危险废物物料物理状态多样且成分复杂,未经充分预处理即投入焚烧炉或水泥生产线会影响处置效率,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在危险废物焚烧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前,需按照危险废物的成分、热值等参数进行配伍,搭配的过程要注意废弃物之间的相容性,避免不相容的废弃物混和后发生反应;同时对不能直接入炉焚烧的大尺寸废弃物,需破碎、配伍后入炉。
焚烧炉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线常见问题包括:
无论是危险废物焚烧炉系统或水泥窑协同处置系统,都需要完善的预处理环节作为前置条件,以保证入炉(窑)物料均质、稳定和连续。未经妥善预处理的危险废物将为运营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焚烧工艺的连续性差、窑炉热工的稳定性低、系统的物料适应范围狭窄、尾气排放达标的风险高、焚烧工艺控制难度大、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低等。所有上述因素所产生的叠加效应是—— 很多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系统的运转率和实际产能远远低于其设计产能,实际的运营效益低于预期,实际的运营成本高于预期。
因此,危险废物处置领域的重中之重在于危险废物预处理,预处理是否精细、预处理过程的自动化和连续化将在某种程度上对危险废物处置项目的成败起到决定性作用。来源:E20环境产业俱乐部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危险品专业委员会
中交协危专委字[2017]第07号
关于召开“首届危险废物运输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随着我国工业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提高,危险废物的产生渠道和产生数量越来越大,危险废物运输的需求量也将迅速增加。然而,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交通运输各环节成为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中最容易出现意外的事故,也是非法倾倒高发的环节,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和人民生命财产伤害。危险废物运输各环节由于信息不对称、未实现数据的互联、共通等多种原因,造成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各相关部门间协同管理不顺畅、企业间各自为阵等问题,加大了危险废物管理的难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危险废物运输管理,促进危险废物运输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危险品专业委员会组织,定于2018年1月19-21日在北京举办“首届危险废物运输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论坛将邀请危险废物主管部委的相关领导以及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利用等相关单位的专家、领导和业内知名人士,聚焦我国危险废物运输管理,共商互联网大数据条件下的危险废物循环利用和创新发展模式,为加强危险废物运输安全、强化危险废物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8年1月19-21日(19日报到)
地点:北京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危险品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支持单位: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家安全监督委员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
媒体支持:中国危险品网
三、论坛主题
聚焦危废运输安全共享大数据
四、会议内容
(一)首届危险废物运输创新发展高峰论坛
1.危险废物运输政策解读
2.危险废物运输的“互联网+”模式
3.大数据与危险废物安全运输
4.危险废物运输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
5.危险废物运输新技术装备深度融合应用
(二)高峰对话:大数据助推危险废物运输安全
五、拟邀请嘉宾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委领导,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相关领导,以及交通运输和危险废物管理领域相关专家等。
六、参会对象
1.政府主管危险废物及其运输相关部门领导,业内专家、及资深媒体人士;
2.危险废物监管、生产、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相关企业领导、物流运输管理部负责人;
3.从事石油、化工、天然气、易爆品、剧毒品等产业的物流、运输、仓储企业负责人,相关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负责人;
4.广泛应用于危险废物运输物流领域的包装容器、技术装备制造企业或解决方案提供商,重卡车辆及LNG汽车企业,物料搬运机械企业、装卸系统提供商;
5.相关咨询、科研单位的负责人。
七、企业服务
1.欢迎业内优秀企业参会,详情咨询会务组。
2.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输装备或管理系统等,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展示企业自主创新风采。企业自愿申请(一类装备或系统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3.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3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或系统等),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4.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助请联系大会组委会商洽。
八、收费标准
A类参会(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展位服务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
注: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