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存放的场地 也有要求?
发布时间:2017-12-11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 山东济南
2017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论坛
联系人靳艳云 17710648515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或直接在线报名
大家都知道危险废物要交给有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可往往容易忽视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要求,认为危险废物堆放地点的管理要求远没有安监部门对于危险化学品管理那么严格。其实不然,为了使危险废物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在堆放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一个规范、合理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一个合规的危废临时贮存场所应该是什么样子呢?结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版)的要求帮大家梳理了以下要点:
设置危险废物标识
《固废法》第52条规定:“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这个要求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能严格落实到位的企业还真不多。由于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危险特性,所以一定要设置危险废物标识予以区别与警示。
1、场所警示标识
2、包装物标签
粘贴于危险废物储存容器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系挂于袋装危险废物包装物上的危险废物标签
做好“三防”措施
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也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场所,禁止危险废物露天堆放。《固废法》第17条规定:“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 “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简称“三防”措施,指危废间地面要防渗漏,须作硬化处理,危废间屋顶封闭防扬散、危废间上锁防流失,同时还要设置溢流沟和集水井,防止废液渗漏和外泄,避免污染环境。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隔离存放
1、分类存放,禁止混堆
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2、贮存期限
危废间的危险废物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报环保部门批准。
建立危废台账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第43条规定: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建立环境管理台账,并对台账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五年,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企业应将收集的危险废物及时贮存至危废间,同时建立危险废物储存台账,如实记录危险废物储存及处理情况。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
随着《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先后实施,对挥发性有机物的管控要求也日趋严格。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您企业的危险废物堆放的过程中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那危废堆放的过程,也属于“产生含挥发性有机物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哦,之后的规定嘛,大家已经非常熟悉啦!
其实上述这些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成本,只要企业环保管理人员做到认真研究《固废法》和《标准》中的规定,加强落实自身环保主体责任,及时对危废贮存场所开展巡查,发现不足之处及时修补这些动作,那些涉及危废堆场不规范的行政处罚就会离你远远的!
法条链接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第七十五条
违反本法有关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
(七)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
(八)未经安全性处置,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具有不相容性质的危险废物的;
(十一)未采取相应防范措施,造成危险废物扬散、流失、渗漏或者造成其他环境污染的;
《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未按照规定建立、保存环境管理台账或者台账记载内容不完整、弄虚作假的,由市或者区环保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整治。
来源:大城小E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各有关单位:
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据 2015 年环统数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生危险废物量高达 763 万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 28 大类危险废物与化工行业相关,化工废盐和废渣成分复杂、毒害性大。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废物管理越来越严的趋势下,化工行业面临大量化工危废,如废酸、废碱、废盐及其它废渣的处置压力,实现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协助化工企业全面深入理解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最新政策要求,掌握废酸、废碱、废盐和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新处置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新环保形势下的要求,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与无忧固废网于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在 山东济南共同举办“ 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家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设备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通过现场演讲和专题沙龙等方式,深度探讨化工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利用技术难题和对策,共同讨论交流成功的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践经验,推动废酸、废碱、废盐、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欢迎化工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时间:2017年12月15-17日(15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蓝鹰宾馆
二、论坛日程初步安排
12月15日 | 09:00-21:00 | 注册报到 |
12月16日 上午 | 09:00-09:10 | 介绍参会嘉宾,领导致辞 |
第一单元 政策法规篇 | ||
09:10-09:50 | 全国危险废物管理情况 | |
09:50-10:30 | 化工行业副产品与副产物鉴别管理 | |
10:30-11:00 | 山东省化工行业危废现状与管理 | |
11:00-11:30 | 工业污染控制最新政策进展与管理要求 | |
11:30-12:00 | 园区及固废企业涉及危废废弃物排查及后评估诊断 | |
12:00-13:30 | 午餐&展览交流 | |
12月16日 下午 | 第二单元 技术交流篇 | |
13:30-14:00 | 化工行业危废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 | |
14:00-14:30 | 新型污泥改性碳技术 | |
14:30-15:00 | 炼化企业生化剩余污泥催化减量及无害化技术 | |
15:00-15:30 | 展览交流 | |
15:30-16:00 | 碳化硅膜在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
16:00-16:30 | 中、低浓度废稀硫酸的浓缩技术与设备 | |
16:30-17:00 | 废酸资源化与处置技术 | |
17:00-17:30 |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
12月16日 晚上 | 专题沙龙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与设备对接洽谈 | |
19:30-21:00 | (此专题沙龙只限定副总以上人员参加,参加人员限定为发言、展位或者战略合作单位,限额30人。其他单位如需参加请联系会务组) | |
12月17日上午 | 第三单元 解决方案与案例篇 | |
09:00-09:30 |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创新 | |
09:30-10:00 |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与运营经验 | |
10:00-10:30 | 化工园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 | |
10:30-11:00 | 展览交流 | |
11:00-11:30 |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及案例分析 | |
11:30-12:00 |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 | |
12:00-13:30 | 午餐&展览交流 |
三、参加单位
1.化工行业企业;
2.危险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3.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4.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5.相关媒体。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山东省环科土壤生态发展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宣传、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类(参会费用):2800元/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企业演讲):9800元,演讲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月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C类(展位服务):10000元,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月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注: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