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农村为何是危废倾倒的重灾区
发布时间:2017-11-29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 山东济南
2017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论坛
联系人靳艳云 17710648515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或直接在线报名
近年来,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屡见不鲜,且被曝光的案例逐年增多。通过梳理多个案件,再生龙发现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有两个“奇特”现象:一是“喜欢”往别人家门口到,有的甚至存在“你污染我、我也污染你”的心态;二是最终这些逃离监管的危险废物往往流向了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
一、触目惊心: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
1、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底,广东省茂名市刘土义、柯金水等人将废油渣交给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韦世榜、韦苏文父子处理,在方学村“八仙坳”、“三娘山”等场地堆放废油渣,放置的废物共计19940桶,合计6661.18吨,有部分泄漏,受污染泥土917.68吨。刘土义、柯金水等人被以污染环境罪追究刑事责任。
2、2015年5月,河北蠡县一家驴肉店老板因吸入剧毒的硫化氢气体身亡,揭开两个犯罪团伙异地非法倾倒工业废液黑幕。河北公安部门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查明涉案企业20家,总计非法倾倒废酸液、废碱液3400多吨。
3、2013年12月29日,江苏南通通州区公安局在西亭镇草庙村58组地界查勘,现场发现有33吨左右用蛇皮袋包装的不明来源固体废弃物,呈黑褐色,有强烈的刺激性恶臭。经调查均为夏某从如皋市宏新公司运出的危险废物;夏某在如皋、海安两地收集企业危险固废,牵涉某上市企业子公司天成保健品公司。2012年—2013年间,宏新公司经夏某之手非法处置的危险废物总计290余吨,非法获利人民币161.15万元。最终,7人因非法倾倒危险废物获刑。其中,原宏新公司分管环保的总经理助理郭某处有期徒刑5年3个月。夏某某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查阅多起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例,梳理了一下危险废物非法流向图如下:
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大多具有团伙作案、里应外合、层层分包转移的特点,从生产到倾倒一般有三四个环节。现在来做一个总结:
危险废物非法倾倒的三大特点:
农村成为重灾区:因为农村地区监管薄弱、环保工作滞后,隐蔽地点多,不易被发现,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对危险废物警惕性不强,为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跨区域倾倒:一个案子往往牵涉多个省市。危险废物大多从A省转移到B省,或者从C市转移到D市。或者从多个省市聚集到F市的多个村镇。
团伙作案:正所谓上有严打政策,下有“精明”对策。近年来,危险废物非法倾倒呈现团伙化趋势明显。据媒体调查显示,一起波及多个省市的跨区域倾倒案,其犯罪成员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反侦察能力强。特别是成员间分工明确,上线和下线各司其职,互不知情。有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倒的是什么东西。在不同的运输阶段,还会更换不同司机。
二、金钱驱使:严密的黑色利益链条
在我国,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尽管如此,危险废物非法倾倒还是形成了一条操作隐秘、分工细化的黑色产业链。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6年对《解释》进行了更细化的修订。
该司法文件明确规定,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即可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构成污染环境罪。
第六条指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照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同时构成非法经营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七条指出,明知他人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向其提供或者委托其收集、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倾倒危险废物3吨以上即构成环境污染罪,为何还有企业和个人愿意铤而走险?
铤而走险的背后是金钱的诱惑。黑色产业链形成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企业为了节省环保开支,个人为了从中谋取差价。
据了解,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涉案企业大多为小微企业,投资少,无污染处理能力,需要委托具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处置。不同地区、不同的危险废物处置价格不一样,低的每吨2000元,高的每吨超8000元,乃至上万元。而非法处置费用仅为正规处置费用的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
以本开头的案例3来说,2015年江苏南通市正规处置的报价为每吨2000元-4000元。但夏某以每吨470元-800元不等的价格从产废企业宏新公司拿到危险废物,费用不到市场价的1/5。随后,夏某以更低价格转移给下线:以每辆卡车(装满危废)3500元至5500元的价格转给徐某非法处置,徐某支付更低的人工费用交给他的下线在农村等偏远地方倾倒。
今年8月,江苏宿迁泗阳县海光金属有限公司产生的1.4万吨危废“铝灰”(含有氟化物,对人的神经会造成损害)被倾倒在宜兴一个废弃的砖瓦厂里。警方介绍,按照正常市场价,这些危废每吨处理价格在6000元左右,1.4万吨处置费要8400多万元,而该公司业务员孙某以100多万元的“处置费”(即处理价格每吨102元)转交给熊某,而熊某又以每吨43元给下线的多人非法倾倒。
通过上述两个案例的分析,相信已经很清楚地说明,节省大额环保开支成了不惜犯罪的最大动因。在转移过程中,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的“好处”,加上监管薄弱,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黑色利益链条。
另外,还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部分企业是本地纳税大户,与政府关系“密切”,会受到某种“难以言说”的保护。
据了解,企业每年产生多少危废、具有什么危害、怎么处理,均要向环保部门申报登记;如果要送到外地处理要有转移联单,需经过转出和转入环保部门批准;处理危险废物的企业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因此,危险废物转移和处置是有一套严密的管控流程的。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把关好,危险废物便会神不知鬼不觉流向农村地区。
有人指出,对于危险废物下乡这样掩耳盗铃、自欺欺人之举,仅仅是将直接当事人绳之以法远远不够。危险废物下乡充分说明当前在一些地方环保工作出现某种异化,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深层次症结的集中体现,凸显出极其错误、十分狭隘的地域观,折射出长期被政绩和面子所左右的发展理念以及法治建设中存在的若干短板。
三、现状:4000万吨危险废物每年一半以上缺乏监管
11月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指出,我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逐年提升。截至2016年底,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单位共2149家,危险废物核准利用处置能力达6471万吨/年,实际利用处置量约1629万吨,分别是2006年的9.1倍和5.5倍。
但与危险废物与产生量相比,情况并不乐观。报告指出,年产工业危险废物约4000万吨。数学一向不好的再生龙粗略算了一下,按照现有的统计口径,每年大概还有2000多万吨危险废物不知去向。
执法检查还指出了三大主要问题:
一是我国危险废物底数不清。全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平均负荷率不到60%,每年有超过一半以上危险废物由产生单位自行利用处置,大部分游离于监管之外。不少地方反映尚不能全面准确掌握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类别、数量。二是现有危险废物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地方政府治理和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
报告指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亟待加以改进,要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
四、对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互联网+全流程管控提上日程
据预测,到2020年危险废物产量将达到6000万吨,形成1800亿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接下来怎么办?环保部就承诺接下来会重点做很多事情,其中有两件事,再生龙觉得有必要提一下。
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8963号建议的答复中,环保部表示,将抓紧推动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废法》),明确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和终身赔偿责任。
环保部还将推动修订《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明确危险废物电子转移联单的法律地位。结合生态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借助物联网、卫星遥感等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能定位、能查询、能跟踪、能预警、能考核”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信息数据库,提升危险废物风险防控水平。推动与交通主管部门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
顺利的话,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互联网+全流程管控在不久就会落实和实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国家核准的危险废物处置能力接近6500吨/年,但正规企业实际的处置量约1600万吨。数据告诉我们,产废企业和处置企业存在较大的脱节。重视产业链建设、加强配套,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产废企业与危废处理产业的顺利、有效衔接,也是当务之急。 来源:再生资源 作者:茅木木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各有关单位:
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据 2015 年环统数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生危险废物量高达 763 万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 28 大类危险废物与化工行业相关,化工废盐和废渣成分复杂、毒害性大。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废物管理越来越严的趋势下,化工行业面临大量化工危废,如废酸、废碱、废盐及其它废渣的处置压力,实现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协助化工企业全面深入理解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最新政策要求,掌握废酸、废碱、废盐和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新处置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新环保形势下的要求,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与无忧固废网于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在 山东济南共同举办“ 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家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设备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通过现场演讲和专题沙龙等方式,深度探讨化工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利用技术难题和对策,共同讨论交流成功的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践经验,推动废酸、废碱、废盐、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欢迎化工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时间:2017年12月15-17日(15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蓝鹰宾馆
二、论坛日程初步安排
12月15日 | 09:00-21:00 | 注册报到 |
12月16日 上午 | 09:00-09:10 | 介绍参会嘉宾,领导致辞 |
第一单元 政策法规篇 | ||
09:10-09:50 | 全国危险废物管理情况 | |
09:50-10:30 | 化工行业副产品与副产物鉴别管理 | |
10:30-11:00 | 山东省化工行业危废现状与管理 | |
11:00-11:30 | 工业污染控制最新政策进展与管理要求 | |
11:30-12:00 | 园区及固废企业涉及危废废弃物排查及后评估诊断 | |
12:00-13:30 | 午餐&展览交流 | |
12月16日 下午 | 第二单元 技术交流篇 | |
13:30-14:00 | 化工行业危废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 | |
14:00-14:30 | 新型污泥改性碳技术 | |
14:30-15:00 | 炼化企业生化剩余污泥催化减量及无害化技术 | |
15:00-15:30 | 展览交流 | |
15:30-16:00 | 碳化硅膜在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 |
16:00-16:30 | 中、低浓度废稀硫酸的浓缩技术与设备 | |
16:30-17:00 | 废酸资源化与处置技术 | |
17:00-17:30 |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
12月16日 晚上 | 专题沙龙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与设备对接洽谈 | |
19:30-21:00 | (此专题沙龙只限定副总以上人员参加,参加人员限定为发言、展位或者战略合作单位,限额30人。其他单位如需参加请联系会务组) | |
12月17日上午 | 第三单元 解决方案与案例篇 | |
09:00-09:30 |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创新 | |
09:30-10:00 |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与运营经验 | |
10:00-10:30 | 化工园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 | |
10:30-11:00 | 展览交流 | |
11:00-11:30 |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及案例分析 | |
11:30-12:00 |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 | |
12:00-13:30 | 午餐&展览交流 |
三、参加单位
1.化工行业企业;
2.危险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3.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4.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5.相关媒体。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山东省环科土壤生态发展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宣传、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类(参会费用):2800元/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企业演讲):9800元,演讲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月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C类(展位服务):10000元,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月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注: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