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理产业被广泛看好 良性市场环境有望建立

发布时间:2017-11-28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  山东济南

2017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论坛 

联系人靳艳云 17710648515

请点击最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或直接在线报名



 伴随“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和土十条等法规政策的出台,危废产业发展持续升温。在危废禁令频出的政策环境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增量危废进入市场。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部公布的《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我国危险废物处理能力明显提高。近五年来,危废处置比率呈现出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危废综合处置比率(资源化利用+处置)达到了81.1%。

 

  危废前景被广泛看好

 

  2015年我国工业危废产生量达到4220万吨,预计按照每年8%的增长,2020年危废产量将达到6200万吨。按照危废平均处理价格为3000元/吨测算,在2020年达到1860亿元的产值,考虑到过去已经存在的待处理的危废存量,预计有2000亿的市场空间。

 

  不断上升的处置比率,巨大的市场空间,无疑让危废处理领域成为环保产业的一匹“黑马”。危废龙头企业纷纷加强资源整合,抢占市场,与此同时,其他环保企业也在危废领域纷纷布局,整合行业资源。

 

  近日有消息称,中信产业基金正式宣布进军危废市场,由其控股投资的中环信环境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起步便拥有50万吨的产能,并且五年内计划达到200万吨。而中信产业基金总裁田宇更是表示,深入研究布局危废市场早在2011年已经开始,从投资价值和社会效益来看,中信都高度认可危废行业。

 

  危废处理行业的“软肋”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99%的危废处理企业为民营企业,全国2000多家危废处理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大部分为年处理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我国目前危废处置行业前10名仅占市场份额的6.8%,行业呈现散、小、弱的特点。

 

  加上我国危险废物管理也存在几大方面的问题,让危废处理市场蛋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吃到。分析认为,危险废物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问题突出。我国仍有大量危险废物游离于监管之外,去向不明。二是全过程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危险废物的贮存、收集环节“盲点”和“堵点”缺陷较多。三是危险废物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严重缺乏。

 

  业内分析机构指出,一直以来,危废市场因为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进入壁垒高,市场供不应求等原因而呈现出危废处理价格居高不下,一部分危废得不到妥善处置等问题。充分的行业竞争与洗牌很有必要,但必须掌握适度原则。

 

  “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危废这块‘香饽饽’引来跨界者、资本方的争先布局,跑马圈地迅速,人才抢夺激烈,甚至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利润率下滑和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东江环保董事长刘韧说。

 

  “由于政府对危废行业规划没有统一的安排,在市场上就会出现很多的竞争者,特别在山东,由于市场放开,基本上每一个县级市都有数家企业从事危废处理。”首创环境危废产业事业部总监苗浩表示,某一行业一哄而上的现象并不是好事。

 

  良性市场环境有望建立

 

  危废市场进入壁垒颇高,从看准市场、行动、布局到落地,需要的周期较长,而近期不断出现的危废并购新闻,其实是2016年前后布局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

 

  “到了并购整合成果收获的时候了,如果说之前知道危废市场将要大火,目前来看,我们已经可以看见火热市场背后,整合的形势会越来越明朗”,潘功E20研究院产业二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并购和新建的不断深入,供给侧和需求侧可能会逐渐达到平衡,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将有望建立。

 

  不管怎样,我国危废处理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不过市场仍有大片土地等待开荒,无论是龙头企业,跨界资本还是“小而美”都有望继续分割剩余过半的“蛋糕”。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各有关单位:

        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据 2015 年环统数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生危险废物量高达 763 万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 28 大类危险废物与化工行业相关,化工废盐和废渣成分复杂、毒害性大。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废物管理越来越严的趋势下,化工行业面临大量化工危废,如废酸、废碱、废盐及其它废渣的处置压力,实现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协助化工企业全面深入理解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最新政策要求,掌握废酸、废碱、废盐和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新处置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新环保形势下的要求,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无忧固废网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 山东济南共同举办“ 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家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设备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通过现场演讲和专题沙龙等方式,深度探讨化工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利用技术难题和对策,共同讨论交流成功的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践经验,推动废酸、废碱、废盐、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欢迎化工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时间20171215-17日(15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蓝鹰宾馆

、论坛日程初步安排

1215

09:00-21:00

注册报到

1216

上午

09:00-09:10

介绍参会嘉宾,领导致辞

第一单元 政策法规篇

09:10-09:50

全国危险废物管理情况

09:50-10:30

化工行业副产品与副产物鉴别管理

10:30-11:00

山东省化工行业危废现状与管理

11:00-11:30

工业污染控制最新政策进展与管理要求

11:30-12:00

园区及固废企业涉及危废废弃物排查及后评估诊断

12:00-13:30

午餐&展览交流

1216

下午

第二单元 技术交流篇

13:30-14:00

化工行业危废减量化与资源化技术

14:00-14:30

新型污泥改性碳技术

14:30-15:00

炼化企业生化剩余污泥催化减量及无害化技术

15:00-15:30

展览交流

15:30-16:00

碳化硅膜在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6:00-16:30

中、低浓度废稀硫酸的浓缩技术与设备

16:30-17:00

废酸资源化与处置技术

17:00-17:30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1216

晚上

专题沙龙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与设备对接洽谈

19:30-21:00

(此专题沙龙只限定副总以上人员参加,参加人员限定为发言、展位或者战略合作单位,限额30人。其他单位如需参加请联系会务组)

1217日上午

第三单元 解决方案与案例篇

09:00-09:30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与创新

09:30-10:00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技术与运营经验

10:00-10:30

化工园区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

10:30-11:00

展览交流

11:00-11:30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及案例分析

11:30-12:00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及相关设备

12:00-13:30

午餐&展览交流

三、参加单位

1.化工行业企业;

2.危险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3.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4.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5.相关媒体。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山东省环科土壤生态发展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宣传、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参会费用):2800/(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企业演讲):9800元,演讲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C(展位服务):10000元,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216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优惠,并1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阅读原文”进入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