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危废暂存、处理、处置常见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17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3.3亿吨。在工业发达国家危废已称为"政治废物",公众对危险废物问题十分敏感,反对在自己居住的地区设立危险废物处置场,一些公司极力试图向工业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危险废物。而最近环保的大趋势下,危废的处理显得更为重要,到底危废该如何处置呢?


什么是危险废物,如何判定?

1、是否是固体废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固体废物鉴别导则》判断是否属于固体废物,否则不属于危废。

2、是否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凡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即属于危险废物,否则要进行危险特性鉴别,根据3来鉴别。

3、根据GB5085.1-GB5085.6鉴别标准进行鉴别

根据标准,凡是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一种或以上的危险特性,就属于危险废物。

4、专家认证

对于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且根据鉴别标准仍鉴别不出来的,但可能会对人体健康或者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认证。

附:危废最新标准

相关的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

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新版);

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2007);

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13);

5.《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

常见问题

1.危险废物贮存是否规范,不得露天堆放;

2.危险废物贮存地及包装是否有标识,需要有清楚、正确的标识;

3.危险废物自建处理装置设施运转是否正常;

4.部分企业没有危险废物清晰、详细的台账;

5.是否对危险废物进行有效分类;

6是否按时完成危险废物动态管理相关信息的申报和执行联单制度。

环保检查时是如何检查的

1.检查危废暂存、处理、处置场所是否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是否符合相关选址要求,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等。 

2.检查排污者是否向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倾倒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固体废物。

对于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处置检查危废暂存场所是否设置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设施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等危险废物,应设置专用堆放场地,并必须有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防治措施。

3.固体废物转移

(1)检查固体废物转移的情况;

(2)检查转移危险废物的,是否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经移出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商经接受地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同意。

(3)过检查污泥处置合同、污泥运输磅称记录等,判断污泥产生量是否合理。

(4)环保标志:须设置了危废标志牌。


应对措施

根据国家和地方环保法律法规规定:产生危险废物单位必须将危险废物进行集中处理,安排专人负责收集和管理工作,待运危险废物要设置专门容器储存,危险废物必须交有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处理和处理。

1、危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1)根据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设单位对危废应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对产生的危险废物尽可能通过回收利用,减少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量;

(2)不能回收利用和资源化的危险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

(3)由于《固废法》等法律法规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不能焚烧、填埋等。项目危废应委托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专业单位进行处置,并执行遵守手续与制度。

2、危废收集

危险废物需要用专门容器,根据成分进行分类收集。危险废物分类收集必须与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相结合。装运危险废物的容器应根据各种危险废物的不同特性而设计,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装有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贴有标签,在标签上详细标明危险废物的名称、重量、成分和特性。

3、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选址

危险废物暂存场所选址要合理,并且需有防腐、防渗、防漏措施,及废气、废水收集设施。

4、危险废物的包装材料

危险废物的包装材料不能与危险废物进行相溶和反应。

5、规定的标签和标识


企业需要有符合规定的标签和标识,不得擅自倾倒、堆放危险废物。

6、信息申报

企业在转移危险废物前,须及时完成危险废物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信息申报;收运人员出车前应获取废物信息单(卡),明确需收运的危险废物种类、数量,做好收运准备,如:包装物及防护装备等。

危险废物装车前,根据信息单(卡)的内容对废物的种类、标签、包装物的密闭状况进行检查、核对,对接收的废物进行确认,符合包装、运输要求时才能接收。

同种类的危险废物不宜混装运输,特殊情况下需混装运输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运输危险废物的车辆应严格遵守危险品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可能情况下绕过城市主要街道、居住区、疗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

来源:环保人、工程学习网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物 再 协 危 字[2017] 5  号

      关于召开“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

                      化技术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据 2015年环统数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生危险废物量高达 763 万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 28 大类危险废物与化工行业相关,化工废盐和废渣成分复杂、毒害性大。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废物管理越来越严的趋势下,化工行业面临大量化工危废,如废酸、废碱、废盐及其它废渣的处置压力,实现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协助化工企业全面深入理解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最新政策要求,掌

握废酸、废碱、废盐和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

最新处置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新环保形势下的要求,中国物资再生协会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与无忧固废网于  2017 年 12 月 15- - 17 日在 山东济南共同举办“ 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

论坛将邀请国家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设备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通过现场演讲和专题沙龙等方式,深度探讨化工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利用技术难题和对策,共同讨论交流成功的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践经验,推动废酸、废碱、废盐、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欢迎化工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一 、时间 与地点

时间:2017 年 12 月 15-17 日(15 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

二 、论坛 主要 内容


模块一 会议报告

(一 ) 政策 法规篇

1.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解读

2. 化工企业固(危)废处理处置标准与规范介绍

3. 危险废物鉴别与监管体系介绍

4. 工业污染控制最新政策进展与管理要求

(二) 技术交流篇

5.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关键技术

6. 废硫酸的循环利用技术介绍

7. 废盐酸的回收处置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8. 工业废碱的回收与应用

9. 废盐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10. 废盐和高浓度废液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1.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及案例分析

12.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三 ) 解决方案 与案例篇

13. 化工园区固(危)废中心建设与运营状况案例分析

14.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综合处置解决方案

3 / 5

15. 化工残渣源头控制、末端综合利用案例

16.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交流

模块 二 专题 沙龙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与设备对接洽谈

三、参加单位

1.化工行业企业;

2.危险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3.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

院校和企业;

4.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5.相关媒体。

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 2 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

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

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 20 个左右的小展位,

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宣传、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 类(参会费用):(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 类(企业演讲)演讲单位可免费 2 位参会名额,并参加 12月16 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4 / 5

C 类(展位服务):参展单位可免费 2 位参会名额,并参加 12月16 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注: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 8 折优惠,并有 1 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