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推进3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发布时间:2017-11-16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深圳市政协14日公布的“深圳市主要环境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报告”透露,深圳将高标准推进3座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18年建成后全市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8000吨/日以上。
深圳应全面深化本地污染源控制
报告显示,深圳市一次排放为主的污染物浓度近10年来逐年下降。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地区,深圳大气环境质量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报告建议,深圳应全面深化本地污染源控制。比如,应尽快提升机动车燃油和排放标准,在国内率先推广供应国VI车用燃油,率先推行国Ⅵ机动车排放标准;同时,加大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执法监管力度,加强遥感监测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报告还提出,全面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加强扬尘污染源管理,建设网格化在线监测网络。建筑工地、混凝土搅拌站、砂石建材堆场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测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提高城市道路保洁标准和机扫比例,重点道路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控装置。并推动珠三角地区、深莞惠(3+2)经济圈建立常态化的区域协作机制。区域内协调推广统一环境准入门槛、落后产能淘汰政策、高污染燃料控制政策和在用车管理措施等。
报告还提出研发大气污染综合分析平台。研发基于大数据及深圳市大气排放源分类体系的排放源清单动态更新平台,实现深圳市大气排放源清单实时或准实时动态更新;融合深圳市及周边城市常规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超级站监测数据、气象监测数据等监测数据,结合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构建集污染措施动态评估、空气质量变化成因分析等功能于一身的深圳市大气污染综合分析平台。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还要解决“邻避效应”问题
《征求意见稿》提出五大具体指标:到2020年,广东全省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均达到99%以上,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以上,全省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以上,95%以上的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清运量和最终处理量。2020年底前,在广州、深圳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鼓励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重点企业自行建设废物处理处置设施。
目前,全市垃圾转运站数量895座,平均每个街道办14座。全市有5座垃圾处理厂在运行,总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125吨/日。全市有危险废物经营单位12家,建成了两座处理规模达80万立方米的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两座危险废物处置设施、1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2016年,全市共收集处置工业危险废物34.8万吨,处置利用率为100%;收集处置医疗废物12586吨,集中处置率为100%。
深圳生活垃圾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存在“邻避效应”难题。导致垃圾处理设施选址难、征地难、落地难问题突出。深圳近10年只建成了老虎坑垃圾焚烧厂二期一个垃圾焚烧处理项目,东部环保电厂前后历经10年,多次易址,2016年才正式动工建设。设施建设难导致垃圾处理压力与日俱增,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另外,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不够完善,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等。部分居民参与热情不高,物业小区对我市《分类管理办法》执行不到位,分类垃圾资源化利用渠道单一、利用率不高、餐厨垃圾处理能力滞后。
大气环境5个问题待改善
有复合型大气污染特征。臭氧、二氧化氮和细颗粒物已成为影响深圳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且臭氧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是未来治理的重点
深圳土地面积相对小,单位面积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远高于北京、广州等城市。
细颗粒物来源复杂且二次颗粒物比重大,表明深圳市细颗粒物二次污染较为严重。
臭氧污染持续在较高水平。
深圳市PM2.5和O3在季节分布上均表现出秋冬高、春夏低的特征,区域传输对深圳市PM2.5的平均贡献约为51%,超过了本地污染源排放的贡献。
新改变
垃圾处理设施向“亲民型”转变
报告透露,下一步,深圳将高标准推进3座大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全力推进东部环保电厂(5000吨/日)、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三期(3800吨/日)、妈湾城市能源生态园项目(1500吨/日)建设工作,大幅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目前三大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已经进入施工阶段,总体进展顺利,2018年建成后全市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8000吨/日以上,有望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
另外,深圳将对现有垃圾处理厂全面实施提升改造,由“厌恶型”设施向“亲民型”设施转变。市政府加大投入,严格参照欧盟最新标准制定方案,开展现有5座垃圾焚烧厂提升改造专项行动,2018年全部完成。提升改造后,现有垃圾焚烧厂在污染控制、景观形象、功能完善、运营管理、社区回馈等方面将实现新提升,成为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环境友好型公益设施和宣教基地。来源:南方都市报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物 再 协 危 字[2017] 5 号
关于召开“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
化技术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国化工行业产生的危险废物量大、种类多、成分复杂。据 2015 年统数据,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生危险废物量高达 763 万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共有 28 大类危险废物与化工行业相关,化工废盐和废渣成分复杂、毒害性大。在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危险废物管理越来越严的趋势下,化工行业面临大量化工危废,如废酸、废碱、废盐及其它废渣的处置压力,实现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化工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难题。
为协助化工企业全面深入理解我国危险废物管理的最新政策要求,掌握废酸、废碱、废盐和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最新处置利用技术,更好地应对新环保形势下的要求,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与无忧固废网于 2017 年 12 月 15- - 17 在 山
东济南共同举办“ 2017 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
论坛将邀请国家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化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运营管理和设备应用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出席,通过现场演讲和专题沙龙等方式,深度探讨化工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利用技术难题和对策,共同讨论交流成功的管理和处置利用实践经验,推动废酸、废碱、废盐、残渣等化工危险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欢迎化工行业企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单位,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一 、时间 与地点
时间:2017 年 12 月 15-17 日(15 日报到)
地点:山东济南
二 、论坛 主要 内容
模块一 会议报告
(一 ) 政策 法规篇
1.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解读
2. 化工企业固(危)废处理处置标准与规范介绍
3. 危险废物鉴别与监管体系介绍
4. 工业污染控制最新政策进展与管理要求
(二) 技术交流篇
5.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关键技术
6. 废硫酸的循环利用技术介绍
7. 废盐酸的回收处置利用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8. 工业废碱的回收与应用
9. 废盐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10. 废盐和高浓度废液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1.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及案例分析
12.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三 ) 解决方案 与案例篇
13. 化工园区固(危)废中心建设与运营状况案例分析
14.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综合处置解决方案
3 / 5
15. 化工残渣源头控制、末端综合利用案例
16.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工程设计及设备选型交流
模块 二 专题 沙龙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与设备对接洽谈
三、参加单位
1.化工行业企业;
2.危险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3.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
院校和企业;
4.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5.相关媒体。
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工作委员会
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 2 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
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
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 20 个左右的小展位,
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宣传、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 类(参会费用):(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 类(企业演讲):演讲单位可免费 2 位参会名额,并参加 12月16 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4 / 5
C 类(展位服务):参展单位可免费 2 位参会名额,并参加 12月16 日晚上举办的专题沙龙,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注: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 8 折优惠,并有 1 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