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工业环保等细分领域率先崛起
发布时间:2017-10-27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美丽中国成为我国下一个二十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分析人士认为,环保监管趋严过程中业绩有望集中释放的板块可以重点关注,工业环保、农业环保、环境监测等细分领域将成为亮点。
生态文明建设时间表明确
环保部部长李干杰表示,下一步环保部将主要从五个方面贯彻落实。一是着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二是着力推进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三是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四是着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五是着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认为,环境问题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环境问题不断出现,环境风险不断累积,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瓶颈。应该抓住战略机遇期和环境治理时机,为实现2035年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乃至基本现代化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抓住与一般物质文化需求不同的环境公共服务供求规律,减法(持续减排)与加法(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并重,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环境底线,最终实现经济资本与自然资本的同向正增长。”吴舜泽说。
环保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薛涛认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和三个视角”。
第一是绿色视角。以生态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确认经济发展的规模。经济发展和生态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行,甚至是生态高于简单的经济发展的关系。在生态文明目标下通过绿色化走向共赢。
第二是产业视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保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未来将出现新的产业形态。
第三是生态监管的视角。要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
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认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是环境治理,而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尤其要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未来五年,将探索建立生态管理新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绿色GDP考核、生态保护如何和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生态资产的价值补偿制度,形成排污权交易和碳减排交易、生产者责任制度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贯通,以及自然资源的资产化。”薛涛认为。
结合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的目标,环保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时期。随着环保督查的施压,企业环保意愿变强,政策落地将促进行业景气度上行。
三大细分领域料率先崛起
国信证券研报认为,环保产业在顶层机制建设完成后,进入发展新周期,环保强监管进入常态化;经济结构转型、供给侧改革从“缩量”到“提质”,环保和节能改造需求将释放。此外,工业企业财务报表已经连续两年改善,企业环保支付能力增强。
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五年,环保产业高增长将持续,工业环保、农业环保、环境监测三大细分领域将成为亮点。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曾表示,基于煤化工、能源化工水处理市场,以及行业周期波动、政策叠加等因素,工业治理市场新一轮启动基本确定。
从工业污染治理市场的构成看,长江证券分析师童飞表示,主要包括工业大气(脱硫脱硝除尘、VOCs)、工业水处理、工业固废(普通工业固废、危废、工业污泥)、工业节能及能源服务、工业监测领域,市场需求达到万亿元规模。随着排放标准不断提升,工业环保市场空间将超预期,能够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的环保企业将充分受益。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大亮点,农村环保治理将加速。在乡村振兴战略当中,其中一个重要任务是生态宜居。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首先要解决污水和垃圾治理。2008年开始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75亿元,完成整治11万多个村庄,覆盖近2亿农村人口。污水处理方面,2016年农村污水处理率仅为22%,未来仍有千亿市场空间。
李干杰表示,力求到2020年完成20万个村整治,达到整个行政村的1/3左右。此外,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后续政策部署与落地可期。
环境监测板块被普遍看好。“十三五”期间,国家将环境质量监测事权回收,实行国家考核、国家监测的模式,加大环境监测力度,鼓励环境监测的第三方运营,环境监测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
东兴证券研报认为,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投入加大,环境监测行业的高景气度将延续,自动检测、第三方运维领域将快速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市场空间将达到千亿元以上,复合增速逾20%。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危害很大,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类危险废物中的首要废物。自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相关技术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政策和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逐渐趋严,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且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大多到了更新维护与改造阶段,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较多。此外,我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还在大幅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废物处置的压力,现有设施数量和布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为182.43万吨,其中住院部门产生的废物量占全部医疗废物的83%。然而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持证单位288个,核准处置规模达88.9万吨/年,全年实际经营规模为76.3万吨,仅为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的41.8%。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量的增加,表明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存在很大机遇。据估算,2016年,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市场规模达65.13亿元,且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随着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前景可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医疗废物处置技术与设备的供需平台,对于医疗废物处置难题的解决、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着交流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推广最佳环境实践,构建供需平台,共同促进我国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的目的,无忧固废网联合权威机构于2017年11月3-5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论坛将邀请参与国家医疗废物政策制订的权威专家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讲解,并邀请从事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的国家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专家分享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欢迎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单位和技术、设备研发及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11月4-5日(3日报到)
地点:北京
二、论坛主要议题
1.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政策法规解读
2. 中国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管理进展
3. 地方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4. 医疗废物处置经济政策、收费机制与运营模式
5. 医疗废物优化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
6.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技术规范修订分析
7. 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特征污染物监测的技术要求
8.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工艺流程与设备操作
9.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设备管理与维护
10.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安全与应急管理
11.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在线监测等相关设备选型及案例分析
12.医疗废物处置领域投融资机遇与挑战
三、典型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参观交流
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台湾润泰集团及日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总投资额1390万美元。公司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三垡村东,占地约40亩。公司依托母公司日友环保高效的医废处置技术,结合北京医疗废物实际特性,投资1.1亿元建设两条回转窑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年许可处置量为16425吨。
四、参加单位
1.从事医疗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医疗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投融资机构。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六、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