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乱污”及影响环境的企业环保小秘籍出炉(治理、环评、验收、复产、管理)

发布时间:2017-10-14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一)“散乱污”企业整治方向

具有产业集群基础的中小企业应逐步入驻政府规划的产业园区(聚集区),通过产业园区(聚集区)在项目立项、土地、规划、环评、消防等方面的正规手续办理,达到借助园区平台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小企业、大集群小企业、大行业的产业集聚优势。努力提高企业环保治理和管理水平,建立长效发展机制,通过品牌化、规模化建立行业优势,企业间合作共赢,加大创新投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逐步培育成行业龙头企业。


(二)环评办理条件

1、符合整治类企业标准。

2、整改后可稳定达标排放。

3、严格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处理处罚到位。

4、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镇街、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

5、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符合行业准入条件,负面清单以外的。

6、能够达到防护距离要求,环境信访得到解决。


(三)环评办理程序

1、企业自行联系环评公司进行现场勘察,编制环评文件。

2、已建成投产项目提供处罚文书及罚款缴纳票据。

3、已建成投产项目需按照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整改完毕后将整改情况报送属地政府初核后,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复核。

4、环评报告中明确需要申请总量的项目,需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申请总量确认书。

5、根据现行《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符合登记表备案标准的,由企业自行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网站上备案。


(四)具体整治要求

1、厂区环境要求:一是厂区内路面需硬化,及时洒水降尘;二是厂区视线范围内的地面和墙面无油污无杂物,油桶、漆桶、漆渣和胶渣等危险废物必须进危废暂存间;三是厂区内不得随意堆放旧设备、废包装、废弃下脚料等杂物,保持厂区环境干净整洁。

2、车间环境要求:一是地面无油污干净整洁,做好硬化防渗;二是周围墙壁无油污,保持清洁;三是原材料区、生产区、安装区及成品区要划分明确;四是车间地面无明显积尘,车间内感官上无明显扬尘,无刺激性气味。

3、新建锅炉需使用天然气、电等清洁能源,燃煤锅炉须取缔拆除。

4、全面实现各生产工序粉尘的集中收集并经有效的除尘设施处理达标后排放(排气筒高度一般不低于15米)。

5、产生有机废气的生产工序应布置在车间内,对有机废气须进行有效收集,采用吸附、光催化氧化等技术净化后达标排放。

6、生产废水排放须满足相关排放标准要求,严禁私设暗管渗坑或旁路排放。

7、对产生噪音的设备及工序须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厂界噪声应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8危废暂存库建设要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设立单独专用的房间,不允许有其他杂物,有应急防护设施及防火设施;二是危险废物分类分区进行存放,不相容的危废应设有隔离间隔断;三是根据不同种类应配备相应的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四是地面与裙角底需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地面要干净整洁,表面无裂缝;五是需按照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或危险废物包装物需按照要求粘贴标签;六是固废管理制度和固废产生工艺流程图须张贴上墙,做好出入库台账记录等。

(五)企业复产条件和程序

由各地环保职能机构成立联合工作组,会同各乡镇(街道)、园区依法依规指导完成环境整治的散乱污”企业开展复产和验收工作,对已按要求完成整改,符合复产条件的,同意复产检测,同时复产企业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设备试运行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检测合格并达到验收条件的企业或单位,抓紧组织验收,验收通过的,恢复正常生产。

1、整改企业依法取得环评审批手续,并落实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提出复产申请,与整改报告一并递交乡镇(街道)、园区初审。

2、乡镇(街道)、园区3日内进行现场初审,主要核实环评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整改落实情况、本次整治提出各项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对符合条件的签署明确意见后递交属地环保部门。

3、属地环保部门接到初核意见后,7日内组织现场核查,核查合格后同意投入生产。核查不合格的下达限期整改的书面意见,明确告知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向、完成时限,限期完不成的继续实施停产整治。

4、经当地环保部门及乡镇(街道)、园区核查同意复产的企业,以县区(管委会)为单位10日为一批次,报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审签后,上报市环委办备案。

5、复产企业在复产2个月内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编制验收报告,并向社会公开,验收不合格的,需停产整改,直到合格。

(一)关停取缔有以下企业

1、不符合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镇街、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其他有关规划的。

2、不符合国家、省、市产业政策,属淘汰类落后产能的。

3、不符合行业准入(规范)条件,属落后生产设备和落后生产工艺的。

4、《宿迁市乡镇工业项目环保准入若干规定》、市沿成子湖地区、化工园区及生态红线区域环保负面清单不予准入的。

5、污染严重、污染物排放不符合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且治理无望的“散乱污”企业。

按照“两断三清”(即断水、断电、清除原料、清除产品、清除设备)标准,由属地政府严格依法关停取缔。


(二)停产整改一批

1、对不符合取缔标准,经整改后可以达标排放并完善手续的企业,应当首先实施停产整治,依法处理,达到污染排放标准后,方可恢复生产。

2、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整治的,列入取缔类,依法取缔。 

由所在地政府组织实施停产整改。9月底前,整改到位的,办理相关环保手续,经所在地政府审核,属地环保部门验收,并由县区政府(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审签后,可恢复生产;逾期未完成整改的,予以关停取缔。


(三)巩固提升一批

对完成整改及环保设施齐全、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先进的合法合规企业,纳入日常双随机监管,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行、稳定达标排放,整治成果得到巩固和提升。



“散乱污”企业是指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等相关审批手续,长期违规向外环境排放污染物,或手续完备但超标排污、私设暗管或旁路排放污染物的企业。

(一)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产业布局规划、行业准入条件、乡镇园区准入条件及各类负面清单的企业。


(二)土地、环保、工商、质监等手续不全的小型制造加工企业,主要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属熔炼加工、橡胶生产、制革、化工、造纸、铸造、酿造、废塑料加工、水泥制品生产、建筑材料、石材加工、小汽修、露天喷漆、餐具清洗以及涉及使用涂料、油墨、胶粘剂、有机溶剂的印刷、家具、制鞋、板材等小型制造加工企业。


(三)长期超标排污,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主要包括:使用小煤炉或存在冒黑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不达标,以及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


(四)合法取得行政许可,但生产经营种类和规模发生较大变化,超范围违规生产的企业。


来源:宿迁环保局(关于印发《宿迁市散乱污企业环保专项整治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近期会议通知

 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

各有关单位:

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危害很大,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类危险废物中的首要废物。自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别近年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相关技术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政策和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管理和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逐渐趋严,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且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大多到了更新维护与改造阶段,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较多。此外我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还在大幅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废物处置的压力,现有设施数量和布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为182.43万吨,其中住院部门产生的废物量占全部医疗废物的83%。然而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持证单位288个,核准处置规模达88.9万吨/年,全年实际经营规模为76.3万吨,仅为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的41.8%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量的增加,表明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存在很大机遇。据估算,2016年,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市场规模达65.13亿元,且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随着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前景可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医疗废物处置技术与设备的供需平台,对于医疗废物处置难题的解决、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着交流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推广最佳环境实践,构建供需平台,共同促进我国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的目的,无忧固废网联合权威机构于2017年11月3-5北京共同举办“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论坛将邀请参与国家医疗废物政策制订的权威专家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讲解,并邀请从事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的国家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专家分享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欢迎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单位和技术、设备研发及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11月4-5日(3日报到)

地点:北京

、论坛主要议题

1.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政策法规解读

2. 中国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管理进展

3. 地方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4. 医疗废物处置经济政策、收费机制与运营模式

5. 医疗废物优化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

6. 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技术规范修订分析

7. 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特征污染物监测的技术要求

8. 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工艺流程与设备操作

9. 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设备管理与维护

10.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安全与应急管理

11.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在线监测相关设备选型及案例分析

12.医疗废物处置领域投融资机遇挑战

三、典型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参观交流

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台湾润泰集团及日友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总投资额1390万美元。公司位于通州区永乐店镇三垡村东,占地约40亩。公司依托母公司日友环保高效的医废处置技术,结合北京医疗废物实际特性,投资1.1亿元建设两条回转窑医疗废物处置系统,年许可处置量为16425吨。

四、参加单位

1.从事医疗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医疗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投融资机构。

五、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协办单位:北京润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六、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