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废处置市场群雄逐鹿 技术创新将成主要驱动力

发布时间:2017-09-27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近期,环保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随着政策的密集发布及监管趋严,我国危废处理处置的产能在高速释放,地方危废项目也不断增多。而随着危险废物产生量的不断增长,参与到危废处理行业的公司也越来越多。



危废处置需求巨大

跨界者强势进入


《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经营规模达到5263万吨/年,其中持有经营许可证的专业危废处置单位收集、利用、储存及处置的危险废物规模为1536万吨,有近4000万吨在产废企业体内自身循环利用和处置。目前大量危废并没有进入正规处理处置市场,我国的危废处置需求十分巨大。


据公开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然而,与此对应的是,现有的处置能力无法满足危废市场的需求。


而资本也已嗅到了这一商机,目前至少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该领域。其中,雪浪环境和东方园林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扩张,其危废板块已经开始贡献业绩;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康达环保等公司,也纷纷进入危废行业。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查询到,北京市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共有16家,年经营能力达到316015吨。


记者还注意到,北京金隅集团旗下有两家专业从事危险废弃物处置的环保企业,其中北京生态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焚烧、填埋、资源综合利用三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危险废弃物专业处理机构,能处置41类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4.7万吨;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业危险废物专业处置单位,能处置28类危险废物,年处置能力10万吨。两家环保企业在北京地区危废业务覆盖量达到90%以上。


另外,行业里也崛起了一批以技术创新而卓著的环保企业,并借助资本力量实现快速发展。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记者了解到,历经反复试验后,南京新奥自主研发的超临界水氧化危废处理技术已经在南京化工园区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上得到应用,这是国内较早建成并实现稳定运营的超临界危废处理项目,在叫响市场的同时,也逐渐得到业界的认可。记者在南京市环境保护局网站上看到,该项目已于2017年1月份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并已全面启动生产,广泛服务于南京化工园区的各类产废企业。


争夺市场份额

技术创新成关键


在争夺危废处理市场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成了最大“法宝”。


北京金隅生态岛(红树林)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沈莹对《中国企业报》记者表示,当前的技术储备和处置能力一直不能满足市场需要。针对危废不断变化的特性,北京金隅生态岛(红树林)公司正在加大研发力度,持续通过危废处置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提高处置能力,努力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相比生活源污染物治理,工业废水、危废等工业源污染物治理在技术手段上仍有不足,处理效果不达标的情况普遍存在,是造成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战略绩效总监张云鹏向记者介绍到,“以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为核心,整合其他深度处理技术,可对石化企业残渣废液等多种类型的工业危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能够彻底消除环境隐患。”


对于跨界而来的“野蛮人”,张云鹏表示,“未来技术创新将会成为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首先我们要做的是解决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其次要围绕核心技术在全产业链打造核心能力,为用户提供具有新奥特色的危废、废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针对行业客户不同需求,新奥环保还会开发推广移动式、撬装式以及模块化配置的不同类型的危废、废水处理装置,同时利用移动互联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各类装置的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全新的客户体验。”


针对危废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张云鹏坦言,国内市场危废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危废处理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造成危废处理成本偏高,且处理效果难以严格满足行业规范要求。以上问题纯粹依靠强化行业监管很难得到彻底解决,最终出路仍然是技术创新。


在这一方面,以技术能力见长的民营企业毫无疑问将成为市场的主角,政府主管部门也将在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张云鹏认为,一是对技术开发以及技术示范项目建设的支持;二是在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上与时俱进,适应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内在要求。比如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废液后产生的惰性灰渣,有害成分可以说已经接近于完全去除,如果能被定性为普通固废,将能够显著降低危废处置的综合成本,对新技术的推广也能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源于:中国企业报


关于召开“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医疗废物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威胁健康,危害很大,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类危险废物中的首要废物。自2003年我国“非典”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我国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的管理,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技术规范。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以及危险废物处置和综合利用相关技术规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政策和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国家相关标准的逐渐趋严,医疗废物焚烧设施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且目前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大多到了更新维护与改造阶段,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较多。此外,我国医疗废物的产生量还在大幅提升,进一步加剧了医疗废物处置的压力,现有设施数量和布局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废物处置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疗废弃物产生量为182.43万吨,其中住院部门产生的废物量占全部医疗废物的83%。然而根据《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持证单位288个,核准处置规模达88.9万吨/年,全年实际经营规模为76.3万吨,仅为全国医疗废物产生量的41.8%。

医疗废弃物处置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量的增加,表明我国医疗废物处置行业存在很大机遇。据估算,2016年,我国医疗废弃物处置市场规模达65.13亿元,且仍保持较快发展态势。随着医疗服务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行业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前景可期。在此背景下,构建医疗废物处置技术与设备的供需平台,对于医疗废物处置难题的解决、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我国医疗废物处置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

为此,本着交流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推广最佳环境实践,构建供需平台,共同促进我国医疗废物的无害化处置的目的,无忧固废网联合权威机构于2017年11月3-5日在北京共同举办“2017中国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和设备创新发展论坛”。论坛将邀请参与国家医疗废物政策制订的权威专家对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进行讲解,并邀请从事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的国家重点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专家分享最佳可行技术和设备。欢迎医疗废物产生、处置单位和技术、设备研发及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11月4-5日(3日报到)

地点:北京

二、论坛主要议题

1.危险废物环境管理政策法规解读

2.中国医疗废物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管理进展

3.地方医疗废物可持续环境管理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

4.医疗废物处置经济政策、收费机制与运营模式

5.医疗废物优化处置技术和管理模式

6.医疗废物处置相关技术规范修订分析

7.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特征污染物监测的技术要求

8.医疗废物非焚烧处置工艺流程与设备操作

9.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技术设备管理与维护

10.   医疗废物处置企业安全与应急管理

11.   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在线监测等相关设备选型及案例分析

12.   医疗废物处置领域投融资机遇与挑战

13.   典型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参观交流

三、参加单位

1.从事医疗废物监管、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医疗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投融资机构。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五、企业服务

1.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2.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3.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类(参会费用):2800元/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企业演讲):9800元,演讲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1月4日晚上举办的圆桌论坛,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C类(展位服务):10000元,参展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并参加11月4日晚上举办的圆桌论坛,限定副总级别以上一位同志参加。

: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