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 有效处理能力仅15%

发布时间:2017-09-03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近期,一系列有关固废、危废的禁令先后出炉。7月18日,国办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完善进口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加强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7月28日,环保部印发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正式实施;8月2日,环保部、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工商总局等六部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电子废物、废轮胎、废塑料、废旧衣服、废家电拆解等再生利用行业清理整顿。

业内人士表示,2013年新环保法出台后,危废行业走向风口浪尖。伴随“十三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和土十条等法规政策的出台,危废产业发展持续升温。在危废禁令频出的政策环境下,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增量危废进入市场。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每年产生近1亿吨危废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是环境保护,危险废物是短板中的短板。目前我国每年约产生4000多万吨的工业危险废物,部分危险废物利用不畅、处置无序,严重影响环境质量的改善,环境风险长期存在。”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土壤环境管理技术部副主任陈瑛在“2017固废热点系列论坛议程——首届危废论坛”上表示。

据了解,危险废弃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垃圾中的工业危废、城市垃圾中的医疗危废,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其他危废。危险废物既有液态也有固态,其主要来源于工业,又同时具备政府管控的市政特许经营属性。危废行业的多元化,使其不隶属于某一特定行业领域,是一个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与其他行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行业。

危废行业市场前景广阔。《2016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显示,大量危废并没有进入正规处理处置市场。“十三五”期间,随着危险废物范围扩大,市场规模提升,监管力度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增量危废进入市场,也将促使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迈向有序、高速发展。根据E20环境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

“纵观世界各国危废处理行业的发展史,环保法规越健全、环保标准与环境执法越严格的国家,危废处理行业就越发达。中国在危废领域的立法不超过10年,最近5年开始趋紧,近几年的两高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的颁布,成为行业加速发展的重要催化剂。”E20环境平台国际发展部负责人、高级行业分析师潘功指出,根据亿元GDP产废量及危废占固废比例测算,我国危废实际产量可高达8000万吨到1亿吨。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危险废物鉴别的进一步系统化,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提高。

有效危废处理能力仅达15%

与行业市场规模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巨大。

据潘功介绍,从处理量来看,截至2015年,全国各省(区、市)持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设计处理能力为5263万吨,许可证数量超过2000份,但实际经营规模仅为1536万吨。如果按1亿吨的危废实际总产量计算,目前我国有效危废处理能力仅达15%左右。数据还显示,申报危废中,超过60%的危废没有得到妥善处置。

从全国危废处理能力缺口的分布来看,我国危废处理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这一区域经济发达,危废产生量较大,因此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具有危废处理潜质的企业,但即使是这一地区,供需也未达平衡。江苏省尚有50万吨危险废物堆积,浙江省危险废物处置能力缺口超过50万吨。西北地区由于经济交通欠发达,青海、贵州等省份目前还没有集中填埋设施,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而全国处理能力缺口较小、供需基本平衡的区域是京津冀地区。总体而言,目前,虽然经营单位数量增加,但我国危废行业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

另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99%的危废处理企业为民营企业,全国2000多家危废处理企业平均处理规模仅为2万吨。大部分为年处理能力1万吨以下的小企业。我国目前危废处置行业前10名仅占市场份额的6.8%,行业呈现散、小、弱的特点。

东江环保董事长刘韧也指出,危废行业整体处理能力与排放量错配明显,全国布局仍待优化,目前全国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数量集中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而山东、内蒙古、河南、湖南等重要的危废排放地区处理能力不足。危废行业面临的挑战还有新建项目审批复杂、落地周期长,不能满足危废快速增长的需求。

“此外,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危废这块‘香饽饽’引来跨界者、资本方的争先布局,跑马圈地迅速,人才抢夺激烈,甚至引发了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导致整个行业出现规模效应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利润率下滑和实际处理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刘韧说。

陈瑛补充指出,我国危险废物管理存在几大问题。一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问题突出。我国仍有大量危险废物游离于监管之外,去向不明。40%的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涉及危险废物,其中非法转移、处置危险废物案件约占20%。二是全过程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危险废物的贮存、收集环节“盲点”和“堵点”缺陷较多,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危险废物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人员严重缺乏,区特别是县一级缺乏专门的危险废物管理人员;现有监管队伍的业务水平、工作方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导致大量中小型企业处于监管视线之外。

政策制度层面需进一步优化

在嘉兴泽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超看来,危废行业的发展未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强资源化技术研发、新技术快速应用,危废市场产能建设加速。第二个阶段,监管制度逐步完善,运营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大量资本涌入,项目整合加剧。第三个阶段,危废处置技术完善,运营管理水平普遍较高,危废市场逐渐饱和,项目整体利润趋于微利状态。

“以预防污染取代末端治理是国际普遍认同的环境保护政策,危废减量化是必然趋势。而众多跨界资本强势进入,大型企业进行跨地域收购,中小企业生存空间将受到挤压。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下,利润率将呈下降趋势。为此需要合理规划,警惕出现产能过剩,同时加快行业整合平稳过渡。这样才能有效缩短阵痛期。”潘功表示。

陈瑛则认为,要更多地从政策制度上进行系统优化。首先在认识上明确管理边界。我国部分危险废物的归类不是很清晰,还存在灰色地带。另外,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很多有自己的市场规律,只要环境风险可控,就可以更多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二是在策略上突出管理重点。按照环境风险实施分级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危险废物收集、转移、运输、处置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监管工作效率。三是在政策上鼓励循环利用,主要采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手段相结合。

刘韧建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关系,通过项目建设、技术研发、股权投资等合作方式,在专业技术、管理模式、资本、市场等方面形成优势互补,提升行业的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有效解决行业集中度低、资源互补度低、处理处置规模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危废的减量化、

来源:中国环境报无害化和资源化。

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高峰论坛

邀请函

各有关单位:

由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盐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EPIF2017第六届中国盐城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暨新形势下中国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定于2017年9月25-27日在盐城召开。中国盐城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有力地促进环保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共同推进危险废物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受主办方委托,无忧固废网将在2017盐城环博会期间召开“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高峰论坛”。论坛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企业、研发机构、行业专家相聚盐城,谱写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新篇章。

现将论坛有关事宜通知如下,欢迎相关企业积极报名参加。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17年9月26-27日(25日报到)

地点:盐城环保产业会展交易中心

二、论坛主要内容和日程安排

此次论坛以“技术引领 创新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危险废物管理新思路、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新技术和新设备、产业发展新模式等主题,举办高层次的管理和技术交流论坛,为危险废物产业搭建技术设备交流接洽平台,促进新技术、新设备的精确对接、推广应用和产业转化,提高行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促进危险废物行业的发展。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主持人

925

09:00-21:00

注册报到

926

开幕致辞

08:30-08:50

介绍与会嘉宾

江苏省环保厅致辞

盐城市政府致辞

彭应登研究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主旨报告

08:50-9:20

危险废物应急管理与执法

张志敏首席专家

环境保护部应急中心

彭应登研究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09:20-09:50

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进展

待定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09:50-10:10

茶歇&展览交流

第一单元危险废物管理新思路

10:10-10:40

全国危险废物管理现状与趋势

黄启飞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彭应登研究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10:40-11:10

环境税收改革框架与重点

董战峰主任助理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政策部

11:10-11:40

我国危险废物名录与特性鉴别体系

杨玉飞副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土壤与固体废物研究所

11:40-12:10

待定

特邀企业专家

12:00-13:30

午餐&展览交流

第二单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新技术

13:30-14:00

废酸资源化技术

刘福强教授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辛宝平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14:00-14:30

危险废物焚烧技术

特邀专家

14:30-15:00

待定

特邀企业专家

15:00-15:30

茶歇&展览交流

15:30-16:00

基于生物技术的涉重无机危废全资源化利用潜力、实践和问题

辛宝平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16:00-16:30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技术

刘玉强副研究员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16:30-17:00

待定

特邀企业专家

927

第三单元产业发展新模式

08:30-09:00

化工园区危险废物管理思路

彭应登研究员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

刘雪技术总监

无忧固废网

09:00-09:30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运营经验介绍

魏国副总经理

金隅冀东水泥环保产业中心

09:30-10:00

待定

特邀企业专家

10:00-10:30

茶歇&展览交流

10:30-11:00

典型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分析

陈国强主任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环境业务部

11:00-11:30

废线路板中有价金属回收

董庆银副主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11:30-11:55

危险废物行业发展趋势

刘雪技术总监

无忧固废网

11:55-12:00

会议总结


12:10-13:00

午餐&展览交流






三、参加单位

1.从事危险废物监管、生产、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公司、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3.危险废物处理设备公司、投资公司。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盐城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江苏盐城环保科技城   中贸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创环国际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五、企业服务

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的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一个技术或设备只选择一家),详情咨询会务组。

本次会议还提供会刊彩页、赞助等服务,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六、收费标准

A类(参会费用):2800元/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企业演讲):9800元,演讲单位可免费2位参会名额。

:无忧固废网会员企业参会享8折优惠,并有1个免费参会名额。

联系人:靳燕云

电  话:17710648515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网  址:www.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