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代市长为啥选择陈吉宁?

发布时间:2017-05-28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从清华大学校长到环保部部长,再到北京市代理市长,陈吉宁三年之间变换了两次身份。

5月27日,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定,陈吉宁任北京市副市长、代理市长,决定接受蔡奇辞去北京市市长职务的请求。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陈吉宁担任环保部长期间,以“人民环保、强势环保、智慧环保”为三大工作思路,取得了显著成效。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也将陈的工作风格总结为“亲民+担当+技术专家,仁智勇兼备”。

“虽然陈吉宁担任环保部长的时间不长,只有2年半不到,但环保工作有了很多新气象、新变化,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治理方面,PM2.5年均浓度稳步下降。”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表示,“这为中国环境拐点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受命于危难之间”

2015年3月7日,北京梅地亚中心,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举行记者会,时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就“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作为吉林梨树人,陈吉宁有着明显的东北口音,经常把“总量”说成“种量”。而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留学十年的经历,又让他掌握了熟练的英文,在外国记者提问时,不等翻译就能找出相对应的材料。

骆建华回忆说,彼时,中国正处于史上环境矛盾最突出的阶段,雾霾从区域转向全局,重污染天数越来越多,公众意见也越来越大。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陈吉宁出任环保部部长,挑战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是“受命于危难之间”。

那时候,中国环保部被戏称为“四大尴尬部门”之一,在公众面前经常遮遮掩掩。陈吉宁走马上任后,这一现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刚刚出任环保部长的第三天,陈吉宁就召开了媒体座谈会,听取新闻界对当前环境形势、环境宣传工作及如何加强互动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陈部长能够直面百姓关心的问题,在记者会上用充分的数据、逻辑,以及科学的态度来化解公众焦虑,给以往传统的、四平八稳的部长会带来了一股清流。”薛涛说,“他不保守,不回避问题,还不说空洞的官话,敢说而不乱说,所有观点都是基于科学成熟的思考。”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告诉《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陈吉宁特别注重宣教工作,之前宣教在环保部里并不是核心业务,但在陈吉宁任内,则成为了环保部门的核心工作。此外,在传统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新媒体手段,如开通“环保部发布”微信公众号等,与公众进行更多的深度沟通、交流和互动。

“此前,环保部的征求意见会主要是邀请专家参与,而在陈部长任内,环保公益组织也被纳入了被邀请的范围,参与过很多环境热点问题的分析。”马军说,例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陈吉宁曾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就环境保护工作建言献策,马军就曾经列席,会后还与陈吉宁单独进行了交流。

“陈部长非常认同信息公开的重要作用,询问我们实践中间看到了哪些情况,碰到了什么难点,以及有什么改进的建议等。我们看到,后续工作中环保部也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改进。”马军说。

一位多年从事环境报道工作的记者也表示,陈吉宁上任以来,环保部的新闻通稿都比以前多了,原来一周一篇,现在每一两天就有一篇,而且内容质量更高。

彭应登表示,陈吉宁施政理念中的重要一条就是“人民环保”,通过信息公开,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发动公众、NGO等举报污染信息,来协助解决环境问题。

环保部“腰杆硬了”

2015年6月末,陈吉宁上任刚刚半年,一场关于临沂治污的争论不期而至。多家媒体报道,山东临沂因为被环保部约谈,突击对全市57家污染大户实施紧急停产整顿,导致6万人失业。

面对“环保拖累GDP”的指责,环保部强力反击,在指定媒体上先后发表了《“临沂样本”的全逻辑》《“临沂之争”真相调查》等多篇文章,调查结果显示,1-5月临沂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9亿元,增长12.8%,增幅列全省第二位,全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不仅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同时倒逼污染行业加快转型步伐,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

彭应登表示,陈吉宁的施政理念之一是“强势环保”,即提高环保的地位,借助新环保法的东风,勇于执法。

在写给《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的创刊致辞中,陈吉宁表示,“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2015年是新环保法实施的第一年,大家都很关心新环保法实施的效果如何,是不是真的长出了“钢牙利齿”?对此,陈吉宁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2015年,环保部狠抓“铁腕执法”,全国按日连续处罚715件,罚款数额高达5.69亿元。各级环保部门下达了9.7万余份行政处罚决定,罚款42.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4%。

陈吉宁担任环保部长期间,环保督察已经成为常态。每次重污染天气一来,环保部就派出数个督察组,赶赴重点地区检查各地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启动情况。从2016年开始,环保部还先后开展3批中央环保督察,覆盖22个省区市,问责近万人。

今年4月,环保部又从全国抽调5600名环境执法人员,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督查时间从2017年4月7日持续到2018年3月31日,督查对象是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确定“2+26”城市。

到4月20日,各督查组完成了对28个城市的第一轮督查工作。根据统计,28个督查组共检查了4077家企业(单位),发现2808家企业(单位)存在环境问题,占被检查企业(单位)的68.87%。

“接近70%的企业都有问题,这是史无前例的,把长期存在的问题‘揭开了盖子’。”骆建华说,“给大家的感觉就是环保部‘腰杆更硬了’,执法力度更强了,更加敢于执法了。”

专家型领导

几乎所有的环保业内人士,谈到陈吉宁,都会提到一个词——专业。

公开信息显示,陈吉宁本科时期在清华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后来在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主任、主任,以及清华大学副校长、校长的职务。

过去,环评存在“红顶中介”的问题,“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上任环保部部长之初,陈吉宁就宣布“环保部所属事业单位的8个环评机构今年率先全部从环保部脱离”。薛涛表示,这是因为陈吉宁作为清华校长曾经主导过著名的圆明园环评项目,所以他对其中的问题很清楚。“他在一旁已经观察了很多年,所以很多理念、思路和政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想起来的。”

2016年内以来,环保部开展了大范围的中央环保督察。骆建华表示:“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过去主要是督企,现在则变成了督政,利用我们的制度优势,开展环境问责,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明显,解决了一大批久拖不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薛涛告诉本报记者,在“土十条”制定过程中,曾经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推出上万亿的土壤修复计划,是陈吉宁把握住了大方向,提出“风险管控为主”的主要思路,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还有,环保“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从过去的“总量控制为核心”,变成了“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也是陈吉宁定的调,这一转变构筑了环保与民生之间的有机联系。

“陈吉宁是一位专家型的领导,原来就是清华环境学院的院长,所以他对整个环境问题的认识是比较清晰的。”骆建华说。

彭应登也表示,陈吉宁第三大施政理念就是“智慧环保”,即通过GPS、遥感装置等技术手段,以及科学的制度安排,来监控污染物的排放,合理治污。

为啥调任北京?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部委,以往,环保部的官员很少有调任地方出任主管领导的先例。

在彭应登看来,之所以任命陈吉宁担任北京市代市长,可能与他长期留学国外,并且当过清华校长的有关。未来北京的四大战略定位包含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需要陈吉宁这样有国际背景、科技经验的人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叶堂林向《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表示,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最大的短板是生态环境问题,第二才是交通拥堵,生态问题也是京津冀地区最早开始联动的领域,北京未来远景发展目标还要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因此,生态环保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陈吉宁调任北京可能也是出于这一考虑。

“可以确定的是,任命陈吉宁担任北京市代理市长,将会强有力地促进京津冀环保管理的一体化,带动整个京津冀周边地区的污染防治工作。”马军说。

骆建华也表示,陈吉宁到北京市以后,将有助于北京更好地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国已经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阶段,北京市要为全国其他地方摸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和模式,做好示范作用。

中共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就市委意见作说明时表示,陈吉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视野开阔,改革创新意识强,敢于担当,敢于碰硬,抓工作力度大。担任环保部部长以来,针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复杂环境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深化环保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为重点,大力推进环保督查问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陈吉宁同志工作勤勉,作风深入,性格直爽,为人正派,要求自己比较严格。我们相信,陈吉宁同志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北京市政府主要领导职务后,一定能够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在市委领导下,团结带领市政府一班人,紧紧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推动北京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首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

创新发展研讨会

为提高危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交流危废处置利用选择最佳可行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构建供需平台,共同促进我国危废的无害化处置利用目的,我单位联合行业权威机构于江苏省南京市6月2-4日共同举办“首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研讨会”。请各危废产生、处置利用单位和危险废物处置利用技术、设备研发和供应单位积极报名参加。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中培国华(北京)企业管理中心

支持单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废物研究所

上海同济大学环境工程学院

参会领导

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胡华龙 副主任

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 杨朝飞 会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黄启飞 所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王琪 专家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固废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所 杨玉飞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 辛宝平 教授

同济大学 赵由才 教授

同济大学 李光明 教授

北京矿冶研究院环境所 杨晓松  副所长

环保部规划院 张筝 研究员

北京金隅红树林 魏国 副总;

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胡久坤  技术总监

重庆智得热工工业有限公司 杨珊  营销总监;

江苏碧诺环保 张敏  销售副总

辽阳东陵化工设备厂 黄海英 总经理;

江苏亿尔等离子体科技公司 符国华总经理;

南京释迦软件科技公司 黄志伟 总经理;

西安环科水处理 刘宗义 总经理

宁波纯恒固废科技有限公司 卢开裕 总经理

北京东方波特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詹永利 总经理

等行业内大咖汇集现场,政策、技术、设备、运输、货源一站式沟通洽谈!本研讨会特设20个展位推广及10家发言单位名额,3号晚上可派一位副总级别领导参加与行业专家的圆桌论坛晚宴
请各单位抓住机会,知识就是财富,人脉就是财运

会议时间:2017年6月2日-4日(2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南京市河海大学国际交流中心(470含早餐)

联系人:靳燕云17710648515

              微信号760247380

办公室:010--88629702 

索取会议报名表和会议通知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