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杀入环保领域!合作北控、先河环保 直击行业痛点!

发布时间:2020-01-10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华为在环保领域的动作正逐步深入和加强。华为倡导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的绿色环保理念,聚焦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华为鼓励供应商制定节能减排计划,2018 年 20 家供应商参与,累计减少碳排放逾 5 万吨,在 5G、手机、手环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据了解,5G 设备 1 度电的能耗可支持超过 5000GB 流量的传输,相当于下载 5000 部高清电影,这相比 4G 提高了 10-20 倍。基站是能耗集中的部分之一,华为通过一系列独有的“黑科技”,使其的功放效率、散热能力节省电量等均提高,从而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节能减排”是华为 5G 和环保相关联的词,单站能耗低于业界平均水平 20%。
在手机方面,华为与环保的关系可就大了。新推出的华为 Mate30 系列首次使用环保素皮背壳,推出青山黛和丹霞橙两个 PU 素皮版本。
为了解决被淘汰的手机,华为很早就开始着手努力减少手机污染,建设全球回收体系,进行手机、平板电脑等废旧电子产品回收。
资料显示,截至 2017 年底,其回收中心建设已覆盖全球 45 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数超 1000 个。
“回收再利用”是华为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举措。目前华为仅在中国区线上以旧换新业务回收废旧手机就多达 20 多万台。
“减废行动”,华为聚焦时下废塑料问题。据悉,一吨废聚脂瓶可以生产差不多等量的再生 “涤纶” 纤维,节省 3 立方米的废料填埋空间。华为手环 4e 抛弃了传统塑料腕带形式,采用了新一代的可再生纤维材料,以回收塑料为原料,通过化学,物理等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纺织加工制备而成,抗皱性和柔韧性很好,是传统腕带所不能及的。
除此之外,华为在 2019 年年初,与先河环保签署合作协议,继续携手构建“环境领域 AI 解决方案平台”。
据介绍,2016 年先河环保与华为相识,共同拓展物联网、大数据在智慧环境系统的应用,目前已经成功协助超过 80% 的服务地市完成年度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去年6月,华为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签署了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智能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立体遥感监测信息化能力提升,深化云计算、大数据、卫星遥感等领域合作。
7月,内蒙古环投集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与合作,重点围绕工业园区环境风险预警、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和环保技术装备研究应用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9 月份,华为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将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通过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能源行业业务深度融合,促进能源产业智慧化升级。
11月29日,华为与北控集团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5G行业应用、工业智能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控等领域展开合作。这次合作,涉及多个环保维度,其实在这之前,华为已经在大气监测、水监测治理领域有了较为深度的参与。

2018年,华为还携手软通智慧进行桓台智慧环保大数据项目。
软通智慧和华为的联合解决方案充分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对敏感点、城中村、高速路、工业园区以及污染口布设不同的空气传感器,实时监测多种污染物的浓度水平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联动执法,实现大气环境的监测、溯源分析、预警预报、执法辅助以及决策分析。
华为在长江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成果也有动作,“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大数据平台是立足泰州市长江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需求,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视频等ICT技术,建设的长江生态环境治理平台,通过对长江泰州段的生态进行“把脉问诊”,实现对长江生态环境的有效管控。
可见,华为在水环境的监测治理也有了深度的参与。
华为在环保领域的深耕,也不亚于阿里巴巴、支付宝等企业的探索。随着环保的持续推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加入了环保的大军,这也正说明环保与每一个产业都有关系,未来还会有很多企业加入其中。
给环保行业带来什么?
可以看到,华为涉足的领域,都触及现今环保领域的痛点。
环保企业创新技术不足,造假频发,数据失真,智慧环境产业升级面临监测点少,数据缺乏,不同地区监测点数量差异巨大,企业、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数据交换和共享,不同类型设备、不同网络协议、不同应用的统一接入、不同组织的数据无法共享等一系列困难。
华为定位于智慧环境的大数据支持和互联网平台的杀手级技术NB-IOT可以解决这一痛点,这对水、固废、环境监测领域的企业来说,具有广泛的需求。
随着环保的持续推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企业加入到环保大军中来,环保大数据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会带来智慧环境行业的巨大变革。
来源  :网络整理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号将尽快处理。谢谢!

各有关单位: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危险废物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危险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为构建无废社会,实现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的目标,并协助企业更好地应对环保新形势下的要求,提高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营水平,促进危险废物产业上下游融合,助力产业升级,实现创新发展,无忧固废网联合行业权威机构于2020327-29杭州召开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会议将邀请国家相关部门危险废物政策研究、处置技术、运营管理、设备应用等领域资深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出席,共同探讨解决行业难题,推动危险废物处置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会议有关事宜如下,诚邀贵单位派员参加。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0327-29日(27日报到)

地点:杭州

二、会议主题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危险废物新机遇

三、会议初步安排

时间

会议内容

327日 注册报到

10:00-21:00

注册报到

328日 第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主会场报告

09:00-16:00

“无废城市”框架下的危险废物管理

-“无废城市”与固体法修订

-规范危险废物管理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无废城市”危险废物管理典型案例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环境法规风险

“无废城市”建设下的危险废物新机遇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与危险废物鉴别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排污许可与申报

-危险废物环境污染案件司法鉴定实践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团体标准制定情况

“无废城市”建设中的危险废物技术与运营

-我国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典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运营经验

-典型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

-优秀危险废物资源化企业风采

16:00-17:00

对话: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创新发展

329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一)

“无废城市”理念下的固废产业发展格局

论坛召集人:姚伊乐主任 中国环境报社固废产业服务平台

09:00-12:00

-跨区域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模式探讨

-危险废物资源化环境风险评估

-固废收运处理的系统化模式探讨

-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资源化技术

-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塑料废弃物的处理处置

329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二)

涉重危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论坛

论坛召集人:辛宝平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09:00-12:00

-涉重危废全组分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选择

-涉重危废中有价金属的生物富集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再生回收问题、现状及对策

-废旧电池和电子废弃物中金属的再生回收及关键技术

-电镀污泥和冶炼废渣中金属的回收及其难点

-黄金冶炼过程氰化渣的安全处理处置技术

-涉重危废金属沥浸富集液的高效分离技术

329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三)

废酸、废碱、废盐资源化利用技术专题论坛

09:00-17:00

-废酸浓缩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含油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废漆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抗生素菌渣综合利用技术

-含有机污染物的工业副产盐无害化精制技术

-废活性炭的再生利用技术

-高浓度含盐废水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

329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四)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专题论坛

14:00-17:00

-工业窑炉协同处置技术国内发展现状和趋势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和投加技术

-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技术

-电厂锅炉协同处置危险废物

-陶粒回转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

-钢铁炉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

329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五)

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设备与项目路演专题论坛

14:00-17:00

-过热蒸汽碳化高COD危废渣盐及有机废弃物的产业化装置

-危废行业的高效脱硫技术与设备

-危废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危废焚烧余热利用及烟气无害化综合治理解决方案

-含油污泥工业连续化综合处理成套工艺及装备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工程设计与设备选型

-环保产业园区招商项目

-优秀危险废物处理处置项目路演

四、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危险废物运输联盟

协办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固废资源化研究室

/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

支持单位:中国环境报社固废产业服务平台

媒体支持:中国环境报社   中国环境网

五、参加单位

1. 危险废物监管、生产、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 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 投融资机构;

5. 相关媒体。

六、企业服务

1. 为精准对接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设备和项目信息,推广最佳可行技术、设备及其项目,解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技术型企业技术推广难和资本供需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企业发展,本次会议面向全行业征集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及示范工程案例,以及相关技术或装备需求。请相关单位填写技术征集表或需求征集表,并发送至会务组邮箱。相关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示范工程案例以及需求信息经专家委员会筛选后汇编成册,面向参会代表发放。优秀案例还将在无忧固废网相关网站和公众号等平台发布。

2. 本次会议将遴选国内外优秀企业上台演讲(行业无不良记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不少于2个成功案例且稳定运行),结合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最佳适用技术及设备。企业自愿申请,详情咨询会务组。

3. 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20个左右的小展位企业自愿申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设备),详情请咨询会务组。

4. 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助请联系会务组商洽。

七、收费标准

A参会费用):2800/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展位服务):100002个免费参会名额

C类(演讲报告):详情咨询会务组

咨询及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人:靳艳云

电  话:15340187079

微  信:760247380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报名链接(请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