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危废行业被政治局点名 高层发出重大信号……

发布时间:2020-02-25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对环保方面部署的表述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该表述一方面体现“十八大”以来加严环保政策的延续,也明确了现阶段环保工作的开展要“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也给予我们重要的警示,即未来也必须要停止前期对大自然的无序索取,以及改善前期不绿色、不环保的生活方式。


“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的短板”


总量方面:


(1)2018年,200个大、中城市医疗废弃物从何时能能量为81.7万吨,处置量81.6万吨,大部分城市医疗废物都得到了妥善处置。(数据来自《2019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


本次疫情的医废处置方面:


(2)2月13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58个地市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运行平稳,医疗废物尤其是涉疫情医疗废物,基本实现了“日产日清”;


(3)2月11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543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32吨/天;全国共收集医废2661吨,其中涉疫情医废489吨,占全国医废收集量的18.4%;当日集中处置2641吨,平均运行负荷率为48.6%;


(4)2月11日,湖北省医疗废物实际投运处置能力为317.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137.5吨/天,此外,还有55.8吨/天的应急处置能力可随时启用;全省共收集医废187吨,其中涉疫医废125吨,占全省医废收集量67%;当日集中处置196吨,平均负荷率为62%;


(5)2月11日,武汉医疗废物实际处置能力为100.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0.5吨/天;全市共收集医废47吨,全部按涉疫情医废处置;当日集中处置57吨(含库存10吨),平均负荷率为57%;库存已全部处置完毕。自1月20日以来,全市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123.8吨.(上述数据均来自生态环境部)


从上述数据分析:


(1)医废处置确实具有一定特殊性,尤其在于涉及新冠疫情医废的“易感染性”,疫情突发带来的增量需求更多在于应急处置产能、备用处置产能的投放以及保障收运、运营人员的安全。


(2)疫情期间根据生态环境部数据,全国范围,应急医废处置需求增加约22%,产能迅速提升约10%;其中湖北省应急医废处置需求增加约76%,武汉市应急医废处置需求增加约100%。新增应急产能及新增医废产量的绝对值基本相匹配,包括一些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分布式应急设备也用于医废的应急处置。


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


(1)当前涉及应急医废处置的保障工作正有序开展,我们坚信全国可以很好地打赢本次遭遇战;


(2)应急需求是短期的,行业回归正常后,年均医废产量约80-90万吨,处置产能建设已基本完毕;


(3)医废处置行业市场空间约为40-45亿元/年(假设按5000元/吨的处置费测算,实际各地的收费标准均有所不同),市场空间较为有限,但处置标准、要求在疫情过后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数据层面分析,我们似乎从处置能力的角度很难发现短板所在,那应该如何理解政治局会议提到的“医废及危废”短板?


我们认为,医废行业:


(1)先前确实存在部分医院在医废的收集、分类、运输环节存在不规范行为,也存在将医废掺杂到生活垃圾或者通过黑市处置等不规范的方式;本次疫情将推动医废收、运、处置环节更高标准的建立,以及对医废行业整体监管的进一步加强。


(2)从医废行业规划方面,我们认为未来将逐步形成区域协同、城乡统筹、提升应急储备等处置能力规范化的建设。


危废行业:


(1)需要增强危废企业应对“工业提质、产业变迁导致危废需求和结构的变化”处置能力建设。危废产量与工业整体体量增加高度相关,且具有较强的行业结构性;这与特定时期政策的倾向性、供给的计划性以及资源化/无害化处置运营模式的差异有关;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转型期,危废共生性的特点决定危废的需求和结构将发生变化。


(2)前期行业因“资质壁垒”及“区域规划”等问题导致区域供需不平衡,跨省转运、处置现象较多,也导致权钱交易的寻租现象较多;同时,资本推动的“并购”运作,在危废供需不匹配带来处置价格显著上升的时期也有暴利可图,但整体是一种“重资本、轻运营”的状态;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未来需要从政策层面做出监管,从“轻运营”逐步引导到“重运营”。


综上所述,我们理解的“短板”并不是单纯的通过粗犷式发展以弥补部分区域短期的医废危废产能缺口,更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如何从提质的角度增强医废、危废处置能力,更好的服务民生。


来源:EBS公用环保研究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图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编委会

关于编撰《2019-2020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危险废物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受到了党和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要求以危险废物等为重点,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并提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产业发展新模式。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关于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利用处置能力和环境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危险废物源头减量与资源化利用。

为总结2019-2020年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概况和热点技术,分析相关政策及其影响、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以及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无忧固废网联合行业权威机构共同编撰《2019-2020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编委会由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和领军企业的资深专家组成,并邀请部分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研发单位的专家作为特邀编委参与编辑、指导。《报告》的组稿发行工作由《报告》编辑办公室(无忧固废网)具体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根据需要,自愿参加,共同做好编辑工作。具体事宜见编辑说明。

附件:一、编辑说明

二、入编登记表

 

无忧固废网   

2020212


附件一

2019-2020中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

编辑说明

一、收录内容

综合反映2019-2020年我国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建设运营单位的现状、发展,集中展示我国危险废物处置处置的新设备、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梳理总结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最佳可行技术/最佳环境实践(BAT/BEP)典型案例。

二、规格、发行及读者对象

1.《报告》为精装16开本(全版规格:210mm×285mm),图文并茂,全国公开出版发行;

2.赠阅各级生态环境系统危险废物管理相关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以及部分权威研究机构;

3.向大型投融资集团、拟在建项目业主单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技术和设备研发单位等公开发售;

4.向各图书馆、院校公开发售;

5.在环保行业大型展会公开发售。

三、资料提供

1.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新设备、新产品:危险废物焚烧、填埋、资源化等处理处置设备设施与相关材料,危险废物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及配套软硬件设施,以及其他设备材料等的性能、技术参数、应用价值的图文说明;

2.新技术、新成果:创新的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已建、拟在建项目案例;

3.知名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运营企业在节能、环保、资源、环境、循环利用、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成就、社会贡献;

4.提供稿件须附有不低于300dpi高清晰度照片2-8张,以jpg格式电子文档提供;

5.入选单位LOGO与企业和简要文字介绍(不超过400字)

咨询及报名联系方式
联系人:靳艳云

电  话:15340187079

微  信:760247380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