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开启接棒模式,再不了解碳交易就晚了!

发布时间:2021-03-31   来源:环保在线


·  正  ·  文  ·  来  ·  啦  ·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经过了近两年的锤炼,修改版本以更严谨的姿态重回人们的视野,又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毫无疑问为碳交易市场的加速成熟加了一层砝码。



1



2021年至今,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发的政策,作出的部署,安排的行动,拟定的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让各行各业似乎时时刻刻都能体会到紧迫感。



2



顶层设计一棒接一棒


就政策来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自2月1日起实施;《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前,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整体合力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提供支撑;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提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要求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同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


5部委也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充分认识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协商相关事宜,和发放补贴确权贷款,对补贴确权贷款给予合理支持,同时通过核发绿色电力证书方式适当弥补企业分担的利息成本等一系列事项。


顶层设计的密集砸落,在这个“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尤其显眼,而这才刚过完一季度。随后,国家和各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都会相继完成编制落地,这段政策利好期已经看到了一个较长的辐射过程。



3



碳金融风口至,碳交易市场入春


就近,我们还可以看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中心落户上海(碳配额登记系统设在武汉),6月底前将启动上线。


预计初期年配额总量在40亿吨左右,主要覆盖的是电力行业。而第一个履约周期也已经在1月1日起正式启动,为期1年,《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也已经敲定2225家发电企业名单。


不仅如此,据《北京市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称,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管理和交易中心。专家表示,这将是对全国碳市场的重要补充,并且这或许是重启CCER(核证自愿减排量)相关工作的重要信号。


碳排放权交易,究竟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有多重要?


将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化,刺激市场主体自主减排,另辟蹊径达到创新工艺、提质增效的目的,与所有绿色金融商品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别。就在刚刚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还被纳入了重点工作中。

立足我国国情发展的碳交易,业界认为其重要意义至少有3点:

1、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对全球的减排承诺
2、激励碳排放主体,尤其是排放大户实现更低成本的绿色低碳转型
3、以自身发展的突出贡献,以及发展模式的先进性,参与国际碳定价体系




4



当然,除了碳交易,支持碳减排的金融工具或许比人们认知的更多。


据Wind数据库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市场累计发行了276只CBI贴标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近2200亿元。同时,绿色债券存量规模也在1万亿元以上。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召开的24家主要银行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座谈会上强调,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大对碳减排投融资活动的支持,撬动更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产业倾斜。


实际上,2021年2月已经有6家企业注册的首批碳中和债成功发行,发行金额合计64亿元。而上交所和深交所随后也相继推出了碳中和公司债券,继3月18日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200亿“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后,三峡集团于23日公开了30亿绿色超短期融资券(碳中和债)的发行消息。



5



隐藏主线get:CCUS技术


以上,也可以同属碳金融行列,增量市场不容小觑,投资规模直线上升,未来潜力不可限量。从另一条主线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与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自是无需赘述,不过有一条路径获得了业界的长期关注——CCUS技术。


Carbon Capture, Use and Storage,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联合国欧盟经济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中称,“实现碳中和需要部署CCUS技术”。


【到2050年,欧洲经委会的国家既需要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80%以上减少到50%左右,又要实现负碳排放;欧洲经委会地区的国家需要减少或捕获至少90Gt的CO2排放量,以保持实现2℃目标的道路。】


这种技术理念就是字面意思,把排放的CO2收集起来封存或者另作他用,比如纳入建筑材料、用于灭火器、强化采油技术、碳酸饮料、生物转化、制冷剂、催化剂等等。全球已经有多个类别的试点研究项目,但现阶段技术显然不够成熟,成本也相当之高。



6



GEP核算给出时代信号


如何才能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步步紧跟的措施都在探索一条稳步前进,由量变引发质变的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深圳率先推出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ross Ecosystem Product,简称GEP)指标核算体系,眼见要给出“后GDP时代”的解码信号。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圳构建的GEP核算“1+3”制度体系以“有价”算“生态账”,也让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制度体系的城市”。联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确立GEP核算两级指标体系,对未来各大城市探索GEP核算模式都有先导和示范作用。


此外,浙江发布全国首部省级“GEP核算标准” ,内蒙古发布2015年到2019年GEP总值核算结果等一系列尝试也都在进行中。GEP考核的时代已经到了吗?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影响下的GEP会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替代GDP成为经济发展新衡量准则吗?


欢迎你留言互动。


✎   结 语   


由碳达峰、碳中和构成的“双碳”目标,不仅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对于各大行业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一张“幸运”牌。


但机遇和挑战总是相依相存,如何成为最后的“剩者”,仍需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感知,以及坚持不懈的创新和努力。



直播推荐▼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提前锁定更多精彩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直播间,观看回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