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的一般固体废物,到今年首次被国家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今后,铝压铸和压型材企业生产出来的铝渣、铝灰如果非法倾倒、处置3吨及以上将有可能被判刑。
一周来,为了配合全省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执法专项行动,针对铝灰的实际储存、处置和利用情况,市县两级生态环境执法部门突击检查北仑、鄞州、奉化、余姚、慈溪、宁海、象山等地铝熔炼、铝压铸相关企业30余家,发现各类环境问题48个,对22家企业责令整改,6家企业予以立案查处。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1日,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正式开始施行,其中将铸造过程熔体表面产生的铝灰渣,以及回收铝过程产生的盐渣和二次铝灰明确定义为危险废物。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非法倾倒危险废物3吨及以上,企业责任主体将被判刑。
“这次检查主要任务是要查出一次、二次铝灰都去哪儿了!”此次专项行动动员会上,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余维波表示,具体执法过程中,不仅要以排污证许可证为核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更要帮助企业按照危险废物规范贮存、转移铝灰。
企业生产的一次铝灰与二次铝灰应该分开存放。
最终,执法部门建议该企业对所有喷淋装置进行“大体检”,提高喷淋效果;及时更换除尘装备的活性炭,最多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建立专门的危废储存仓库,并做好有关标识,一次铝灰和二次铝灰分开堆放。
案例:
2月6日,北碚区东阳街道、龙凤桥街道附近村民发现,这边的山沟里一夜之间突然多了几十个来历不明的编织袋,并且散发着刺鼻气味。执法人员接到线索后立即前往案发现场,经调查,这些编织袋里装的竟是铝灰,共计60余吨。经北碚区生态环境局认定,上述铝灰为危险废物。
铝灰从何而来?
原来是某金属制品厂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危险废物——铝灰,为节约成本,该厂法定代表人张某,以每袋120元的价格,委托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货车驾驶员童某帮助处置废旧铝灰。童某满口答应,其实二人都心知肚明,所谓的“处理”,不过是偷偷地将铝灰倾倒至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2月4日至5日,童某伙同另外5人分两批将60余吨铝灰装入编织袋,随意倾倒在北碚区东阳街道和龙凤桥街道两处偏僻的山沟,随后逃之夭夭。
然而,法网恢恢。北碚区公安分局联合区生态环境局通过痕迹追踪、走访调查、大数据排查、车载GPS信号筛查等手段,这起特大污染环境案很快被侦破,3月17日,北碚警方将这个非法倾倒危险废物团伙一举查获,拘捕违法犯罪嫌疑人8名。
4月16日,该案移送至北碚区检察院,检察官经审查后,对4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污染环境罪依法批准逮捕。
“该案的快速办理,得益于区生态环境局与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的行刑衔接机制,我们在线索共享、同步取证、调查信息分享、危废处置等方面建立了全过程协查机制,三家携手使出组合拳,有力打击了非法倾倒行为。”承办检察官张羚说道。
日前,该案作为2021年重庆市生态环境违法首批典型案例进行发布。
紧急处置:行政公益磋商促成铝灰“搬家”
案件到此,本该告一个段落。可这个案子却引起了另一群检察官的注意。
“铝灰属于HW48有色金属采选和冶炼类危险废物,散发浓烈刺激性气味,造成粉尘污染,严重影响周边村民生活,且铝灰遇水呈碱性,导致土壤盐碱化,对植物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并且倾倒铝灰的地点毗邻重要自然保护区,对附近森林、水源造成严重污染。”该院检察五部检察官郭业献表示,“当务之急是对危险废物进行紧急处置!”
谁来处理这60余吨危险废物?是制造厂商张某?还是倾倒铝灰的童某等人?显然,这些人因涉嫌污染环境罪已被羁押,找他们是根本不可能。
怎么办?等吗?“铝灰的堆放地周遭的植物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甚至死亡,这东西一天不处置就是多一天对周遭环境的严重污染。”郭业献说道,“不能等,一刻也不能等!我们必须动起来!”
4月19日,该院检委会专职委员王小雄带领检察五部检察官马不停蹄地前往北碚区生态环境局,与该局召开圆桌会议,就这起特大环境污染案的后续处理进行磋商。经研究后,双方对涉案60余吨铝灰处置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由区生态环境局牵头,相关责任部门协助,尽快妥善处置铝灰,检察机关对处置过程全程监督。
为处置铝灰,区生态环境局立即与东阳街道、龙凤桥街道进行协商,对倾倒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将其统一移送至就近厂房集中堆放再进行转运,避免扩大污染。同时该局与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签订协议,负责铝灰无害化处理。
“一定要让转运人员仔细些,不要发生泄漏,防止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千万要注意安全防护,佩戴好设备,避免吸入铝灰造成身体伤害。”5月8日,在最后一批铝灰转运现场进行监督的检察官向一旁的转运工作负责人叮嘱道。
最终,在北碚区生态环境局、东阳街道、龙凤桥街道的共同努力下,60余吨铝灰已全部转运至危险废物处置公司,得到妥善规范处置。
生态恢复:让违法者“买单”
看到60余吨铝灰快速“搬了家”,郭业献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但是一想到铝灰被移走后留下大片“灰色印记”,想到周围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他明白,“处置铝灰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后续生态环境的恢复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