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公司已“踩雷”!这18个排污许可问题还不看
发布时间:2021-11-18 来源:环保在线
正文开始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自2021年3月1日起实施,距今8个多月,生态环境部落下了一记重锤。
11月1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各地排污许可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第一批),共计7个。
最高罚款金额达到62万元
环境执法力度趋严,已是不争的事实。
@所有排污企业,不得不带你重温一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了。
1、重中之重,未取得排污许可证,不得排放污染物,一定要按规定申领和更新(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排污单位要提前60天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
2、而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生变化;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等情况均需重新申领。
3、目前排污许可施行分类管理,影响较大的重点管理,较小的简化管理
4、排污许可证审查与决定、信息公开等都可以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办理(网站上还有申报指南、附件资料、联系方式以及技术规范交流指引)
5、排污单位要按照规定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记录,期限不得少于5年,并对数据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其中重点管理对象需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监控设备联网,传输异常情况下要及时上报、检修。
6、排污单位应该建立环境管理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5年
7、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要求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信息
(http://permit.mee.gov.cn/permitExt/defaults/default-index!getInformation.action)
*8、排污许可执法检查是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年度计划的,处罚决定是纳入国家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对外公开的
*9、违反条例,最高罚款100万元,情节严重将责令关闭,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至于如何申请排污许可证,5个步骤:
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确定所属行业;
2、根据《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判断属于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还是登记管理,只有前两者需要领证,登记管理应当填报排污登记表;
3、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可在全国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的“法规标准”栏目进行查找),包括实施行业排放标准、行业可行技术指南、许可技术规范、行业自行监测指南、许可监管要求等;
4、对照《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申报条件,确定符合条件,填写申报表
5、提交完成后待审批,领证
关于排污许可证的几个问题解答:
1、暂未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新建排污单位怎么办?
尚未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的,则管理类别不属于重点管理,名录更新后则需要重新确定。
2、什么是重点排污单位?
关注各地公开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或者直接向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咨询。(重点排污单位一般定义:地级以上市地方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内的排污单位)
3、从事多个行业要申领多张吗?怎么确定管理类别?
只需申领一张,从严申领
4、排污许可管理对停产单位有哪些要求?
同样需要申领或者登记,停产期间无需开展自行监测和提交执行报告,恢复生产前应上报,长期停产的,暂先按规定填报登记表
E N D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最高奖补20亿!2类项目获财政部支持!
砍掉132亿!宁德时代7个募资项目变5个
“碳”营丨18条热搜新闻都给你整理好了
聚力量 启新程|2021视环会·秋季展圆满闭幕
国务院发文!你以为就是让大家种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