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未按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提交执行报告、建立台账......企业如何排污许可证后管理
发布时间:2021-11-22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危险废物管理与技术精英特训营
线上培训,线上考试
培训时间:12月11-12日(线上)
联系人:靳艳云18311153598(微信)
考核鉴定通过颁发《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本证书是任职、晋升、录用、评级的有力证明、部分省份可作为申请危废资质的辅助资料,全国通用
案例01
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开展自行监测
2021年6月22日,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工作人员在进行一类污染物专项执法检查时,发现某工业公司涉嫌存在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的情况。该公司行业类别为汽车零部件生产,经查阅《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属于重点管理类企业。
该公司现有镀镍生产线和镀锌镍生产线各一条,已安装铬、镍在线监测设施,经调查,现有两条电镀生产线工艺中均包含可能产生六价铬的铬钝化工艺。执法人员在检查该公司自动监控设备并比对排污许可证时发现,排污许可证副本上明确要求企业需在废水排口安装针对六价铬因子的在线监测设施,但企业实际仅在含铬废水、含镍废水排放口分别安装了总铬、总镍的在线监测设施,现有在线监测中均不包含针对六价铬因子的监测,与排污许可证提出的在线监测要求不符。
经核查,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安装、使用、维护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的规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总队根据《条例》第三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责令该公司改正上述环境违法行为,并处罚款6.68万元。
案例02
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执行报告
2021年7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生态环境局乌拉特中旗分局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许可执行报告提交情况检查时发现,某热力厂未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提交2020年度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随即执法人员通过微信工作群提醒该企业。截至7月12日,工作人员先后累计通过电话、监管平台催促企业提交执行报告8次。7月13日,执法人员向该企业下达《限期整改通知》,要求7月15日前提交2020年度执行报告。7月19日,执法人员现场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仍未按要求提交执行报告。
案例03
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建立环境管理台账
2021年3月2日,江苏省无锡市梁溪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对无锡市某食品公司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未按排污许可证规定建立环境管理台账。
01:19
01:52
03:23
企业自行监测方案该怎么做?
第五十五条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九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下列信息:
(一)基础信息,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生产地址、联系方式,以及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主要内容、产品及规模;
(二)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口数量和分布情况、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情况,以及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定的排放总量;
(三)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四)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六)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列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重点排污单位还应当公开其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第十八条企业应将自行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监测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公开内容应包括:
(一)基础信息: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所属行业、地理位置、生产周期、联系方式、委托监测机构名称等;
(三)自行监测结果:全部监测点位、监测时间、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标准限值、达标情况、超标倍数、污染物排放方式及排放去向;
(一)企业基础信息应随监测数据一并公布,基础信息、自行监测方案如有调整变化时,应于变更后的五日内公布最新内容;
(三)自动监测数据应实时公布监测结果,其中废水自动监测设备为每2小时均值,废气自动监测设备为每1小时均值;
(一)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并按年度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放情况;
(二)建立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制度,保证持续有效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渗漏、流失、扬散;
(三)制定、实施自行监测方案,并将监测数据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
5.《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
6.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
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各行业)
企业监测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企业监测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注:为最低监测频次的范围,分行业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中依据此原则确定各监测指标的最低监测频次。
噪声监测频次
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监测,夜间生产的要监测夜间噪声。
参照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采样方法标准执行
建立并实施质量保证与控制措施方案,以自证自行监测数据的质量。
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三年。
企业环保管理台账档案怎么做?
2、法人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环保负责人、污染防治设施运营主管等的身份证及工作证复印件(附上联系电话);
1.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及转移管理(通过省固体废物信息管理平台开展固体废物申报登记、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计划报批和转移联单制度)
3.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包括危险废物产生环节记录表、贮存环节记录表、内部自行利用/处置情况记录表、月度危险废物台账报表等)
编辑:环保365(转载请注明来源)
各有关单位:
当前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结构不合理,“吃不饱”、“吃不 下”、“吃不了”现象并存;产业集中度低、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 遍偏小;产业技术水平低,低值低水平利用普遍,部分危险废物设 施老旧落后,难以长期稳定达标排放。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国 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 案》提出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举措,包括 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规范危险废 物利用,健全财政金融政策,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等。为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助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 发展,无忧固废网联合权威机构在广州共 同举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时间:2021年11月 地点:广州
模块一 政策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2. 《“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 解读
3. 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动态及其对危废行业的影响2 / 6
4. 我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体系
5.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财政金融政策
6. 危险废物资源化污染控制标准体系设计与制订方法
7. 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案例分析
模块二 企业规模化发展、专业化运营
8. 我国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9. 水泥窑协同处置现状及发展趋势
10.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环境法规风险规避
11. 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第三方服务模式探索
12. 典型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运营发展案例
模块三 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13. 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14.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与技术
15. 二次铝灰资源化利用技术
16. 工业副产盐无害化与资源化技术
17. 废酸适用性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实践
18. 精馏残渣的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
19. 电镀污泥和冶炼废渣中金属的回收技术
20. 废催化剂中有价金属回收新技术
21. 抗生素菌渣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与实践
22. 废活性炭的再生与高值利用技术与实践
23. 废漆渣资源化利用技术
24. 工业炉窑协同处理危险废物技术
25. 等离子技术在危废处置的应用
(二)供需对接
此次会议旨在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先进适用技术 和设备推广应用,助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征集:本次会议面向全行业征集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当 前亟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和关心的热点、焦点,邀请相关行业专家和 业内精英现场答疑解惑。技术、设备征集:本次会议面向国内外征集并推广危险废物利 用处置和污染环境防治适用技术和设备,经专家委员会筛选后汇编 成册,面向参会代表发放。企业展览:为更好地搭建供需交流的平台,本次会议共设置 30 个企业展位,展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并与客户面对 面交流互动,实现精准匹配供需。
主办单位:无忧固废网
承办单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生态环保产业分会
北京索丽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危险废物监管、产生、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企业;
2.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 业;
4.投融资机构;
5.相关媒体。
A类(参会费用):2800/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展位服务):10000元(含2个免费参会名额)。
C类(演讲报告):详情咨询会务组。 冠名赞助、协办单位、支持单位、晚宴赞助、企业专场活动申办和实物赞 助请联系会务组商洽。
咨询及报名联系方式
电 话:15340187079
微 信:18311153598
邮 箱:jinyanyun@51gufei.com
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加微信
历届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