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新建项目须碳中和,否则无法投产!

发布时间:2021-11-30   来源:企事业环保

环评复核、废气废水治理、监测、环保执法等专家视频,请使用环保小智app免费观看 

点击可以放大海报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公开征求《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意见建议的函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部署要求,实现固定污染源减污降碳源头管控,结合我省实际,我厅组织起草了《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请于2021年12月6日前书面反馈我厅(电子文档请同时发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 张萌
联系电话:0531-66226030
联系邮箱:sdqhc@shandong.cn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
2021年11月29日

12月2日晚8点,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直播污水处理厂运行调控运行调控和设备设施存在问题与对策欢迎关注视频号环保学园免费收看哦所有回放免费,见环保小智app的学习菜单

 

环保小智已上线免费lims模块(样品二维码溯源样品全流程、智能生成原始记录、一键智能生成检测报告),欢迎添加微信sthjb8后要求使用 

山东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碳排放减量替代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和生态环境部《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部署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办字〔202198号)明确的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煤电、炼化、焦化、钢铁、水泥、铁合金、电解铝、甲醇、氯碱、电石、醋酸、氮肥、石灰、平板玻璃、建筑陶瓷、沥青防水材料16个行业上游初加工、耗能高排放环节新建(含改扩建和技术改造,环保节能改造、安全设施改造、产品质量提升等不增加产能的技术改造项目除外)投资项目。
第三条  碳排放减量替代是指拟建项目新增碳排放量,需由其他途径落实替代源,减少碳排放量。替代源减少的碳排放量包括:
(一)企业关停、转产减少的碳排放量;
(二)淘汰落后产能、压减过剩产能或节能技改减少的碳排放量;
(三)拟建项目建设单位通过可再生能源、清洁电力替代化石能源减少的碳排放量;
(四)“两高”项目通过其他途径减少的,可监测、可统计、可复核的碳排放量。
第四条  替代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规模以上企业202111日后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产能整合项目替代源全部来自本行业的,替代源可以为规下企业。
(二)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形成的碳排放削减量。
第五条  建设项目按照行业分类确定替代标准,严格执行碳排放减量替代制度,碳排放量依据《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技术指南(试行)》核算。
(一)建设项目碳排放量E碳总核算方法为:
E碳总=E燃料燃烧+E工业生产过程+E电和热
其中,E燃料燃烧E工业生产过程E电和热分别指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净购入电力和热力的碳排放量。
(二)替代量Q核算方法为:
Q=E碳总×H
其中,H指行业系数。水泥、炼化、电解铝、煤电(不含背压型热电联产)项目行业系数H1.5;钢铁、焦化、铁合金、电石、石灰、甲醇、氮肥、醋酸、氯碱、建筑陶瓷、平板玻璃、沥青防水材料、背压型热电联产项目行业系数H1.2
(三)替代源碳排放削减量取前3年实际碳排放量的平均值(替代源为规下企业的,依据环境统计能源消费相关数据核算),Q削减核算方法为:
i=1,2,3
其中,Qi指年内实际碳排放量。Q削减≥Q
第六条  按照生态环境部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部署安排20226月底前在我省钢铁(炼铁、炼钢)、化工(有机化学原料制造中的醋酸)行业试点施行;202271日之后,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推广。
第七条 碳排放减量替代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按照审批权限,由市级以上生态环境部门对碳排放削减量审核确认,审核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和替代源碳排放量测算是否科学、准确,替代源是否真实可行,相关证明材料是否齐备有效等。
第八条  建设单位因规模、工艺等调整,造成碳排放量增加的,应当落实新增碳排放量替代源。
第九条  替代源碳排放削减量未落实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
第十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客观公正原则,认真组织开展碳排放减量替代方案的编制和核算,并对替代源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一条  建设单位或第三方机构以重复替代、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审查的,负责审查的部门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二条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两高项目的审核把关和监督管理,分级建立碳排放减量替代指标审核动态管理台账,并将碳排放减量替代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年度计划,推动监管、执法有效联动、闭环管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生态环境厅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插播】

永久免费看文件发公示优秀环评、环境工程导则、监测规范查看下载

危废处置导则产业园(打捆项目)报告表电镀行业报告书

废气治理导则新药项目报告书 环保管家服务详细方案

固废处理导则 水处理导则 地下书监测规范

环评中碳排放核算及其影响评价章节报告表碳排放专项评价


按识别以下二维码关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热线电话:1826876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