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排污许可证申请流程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2-02-13 来源:危险废物处置平台
第六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本证书是任职、晋升、录用、评级的有力证明、部分省份可作为申请危废资质的辅助资料,全国通用,不用年审
地点 时间 点开课题链接阅读全文 杭州 3月25-26日 【杭州】3月25-27日危险废物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线上 3月12-13日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已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对《条例》中的第二章,申请与审批部分进行简要介绍和重点内容梳理。
第二章明确了排污单位申领排污许可证的条件、方式、所需材料;规定了排污许可证申请表及排污许可证应记载的详细内容;同时,规范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审批流程。 申领条件
第6条 排污单位应当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有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场所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场所分别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划重点:排污许可证的申请以生产经营场所确定。
第14条 排污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
划重点:将管理办法中的初次审领与续证的有效期统一变更为5年。
排污单位应当于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0日前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
划重点:延长了续证的时限由管理办法的30个工作日变为60日。
排污单位变更名称、住所、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审批部门申请办理排污许可证变更手续。
划重点:与管理办法第43条第一款的变更信息相符,变更期限为自然日。
第15条 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排污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一)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项目;
(二)生产经营场所、污染物排放口位置或者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发生变化;
(三)污染物排放口数量或者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量、排放浓度增加。
划重点:将管理办法中的变更事项减少,新增了重新领证的事项。
申领方式
第7条 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可以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提交排污许可证申请表,也可以通过信函等方式提交。
划重点:简化了管理办法的申请方式,不需要电子纸质同步提交。优化了申请方式,平台或信函均可。
申领所需材料
申请表包含事项: (1)排污单位基本信息:排污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信息;
(2)排污单位环评批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文件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材料;
(3)排污单位污染物因子: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排污单位污染物治理:污染防治设施、污染物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排放去向、自行监测方案等信息;
(5)排污单位生产参数:主要生产设施、产品及产能、原辅材料、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环节等信息,及其是否涉及商业秘密等不宜公开情形的情况说明。
申领特殊情况
1、属于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在申请前已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公开基本信息、拟申请许可事项的说明材料;
划重点:重点管理需公开基本信息、拟申请许可事项;简化不需要公开。
2、属于城镇和工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排污单位的纳污范围、管网布置、最终排放去向等说明材料;
3、属于排放重点污染物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以及实施技术改造项目的,通过污染物排放量削减替代获得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说明材料。 排污许可证应载明的信息
1、 排污单位名称、住所、法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等; 2、排污许可证有效期限、发证机关、发证日期、证书编号和二维码等; 3、 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环节、污染防治设施等; 4、 污染物排放口位置和数量、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排放去向等; 5、污染物排放种类、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等; 6、污染防治设施运维要求、污染物排放口规范化建设要求等; 7、特殊时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8、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记录、执行报告内容和频次等要求; 9、环境信息公开要求; 1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 11、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遵守的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 划重点:1-6排污单位基本信息、7排污单位特殊时段要求、8排污单位证后执行情况、9排污单位信息公开、10排污单位无组织管控要求、11排污单位其他污染控制要求。
生态环境部门审批流程
审批部门对收到的排污许可证申请,属于本审批部门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排污单位按照要求补正全部申请材料的,应当受理。
审批部门应对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可以对排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
划重点:明确了申请资料审查,包括非现场和现场。
第12条 对实行排污许可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排污单位,审批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需要进行现场核查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划重点:受理时限,简化20日;重点30日,若去现场45日;不予受理的提供书面说明。
第16条 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的,审批部门可依法对相应事项进行变更。
划重点:与管理办法43条的(四)、(五)对应,变更时限按管理办法执行。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消息,版权归原作者。有版权方面不当之处,欢迎回消息告知删稿事宜,本号将尽快处理。谢谢!
危险废物是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坚决遏制住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和处理处置,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就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等提出具体要求。2021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实施方案》,为“十四五”时期提升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有效防控危废物环境与安全风险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这些都充分表明,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前所未有的地位,为危险废物污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精准理解国家对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在减污降碳战略中的地位和发展规划,把握国家在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方面的新要求,充分展示、交流废物处置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无忧固废网联合权威机构于2022年3月25-27日在杭州共同举办“第六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会议将邀请国家相关部门危险废物政策研究、技术研发、运营管理、设备应用等领域资深专家和行业领军人物出席,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机遇和路径,解决产业难题,实现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在新历史机遇下的创新和发展。会议有关事宜如下,诚邀贵单位派员参加。
会议初步安排
01
时间和地点
时间:2022年3月25-27日(25日报到)
地点:杭州
02
会议主题
03
会议初步安排
(一)会议报告
3月26日
第六届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主题报告
对话:减污降碳,推动危险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
3月27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一)
降碳——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
3月27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二)
减污——危险废物全过程污染控制
3月27日 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论坛(三)
协同增效——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专家问诊
(三)供需对接
04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
无忧固废网
承办单位: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生态环保产业分会
北京索丽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5
参加单位
1.危险废物监管、产生、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企业;
2.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置技术研发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
3.危险废物处置、收集、转运、在线检测等相关设备制造企业;
4.投融资机构;
5.相关媒体。
06
收费标准
A类(参会费用):2800元/人(含会务、学习资料、场地、午餐)。
B类(展位服务):10000元/个(含2个免费参会名额)。
C类(演讲报告):详情咨询会务组。
07
联系方式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生态环保分会 培训部
联系人:靳艳云
电话:15340187079 (微信同步)
办公室电话: 010-80456638
邮箱:jinyanyun@51gufei.com
往届会议精彩回顾
第一届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第二届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第三届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第四届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第五届
危险废物处置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大会
部分参会发言人
高峰对话
部分专题会议
2017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
2018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
2019中国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无害化技术论坛
部分技术/设备展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支持在线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