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通知】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光电领域专场活动

发布时间:2022-03-19   来源:北大科技成果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定于2022年3月22日下午(周二14:00-16:00)共同举办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光电领域专场活动,届时将有3个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路演。


一、活动时间:

2022年3月22日(周二)14:00-16:00

二、活动形式

腾讯会议

会议号:976 758 043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四、活动议程

(一)开场及活动介绍

  1. 主持人开场

  2. 领导致辞

(二)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及交流

  1. 光学微腔传感技术与设备发布

  2. 大容量光通信硅基光电子芯片和封测平台

  3. 高分辨模块化显微成像系统

(三)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五、项目简介

1、光学微腔传感技术与设备发布——张方醒

项目简介:

随着物联网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以及生物医学检测等关键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精密传感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基于谐振放大原理的光学微腔传感器在物理场传感、运动传感、生物化学传感、环境感知等领域的出色性能被广泛地证明。本项目致力于对面向环境感知和痕量生化检测的微腔传感技术研究。本次发布将对项目团队开发的光学传感器件模组及光学微腔加工设备进行展示。


团队简介:

微纳光学精准检测与量子感知研究室立足于微纳光学传感技术的前瞻性和产业应用,致力于发展光学精准检测技术的高端传感芯片及设备产业化,提供定制服务。研究室联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开展超高灵敏光学微腔传感芯片的研制,获取痕量待测物质信息,达到单颗粒精度及单分子水平。进一步,通过光学微腔增强的精密光谱技术,探索快速特异性识别的新方法,为生物医学领域重大难题研究提供前沿工具和技术手段,有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研究室主任肖云峰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包括非对称光学微腔物理、微腔光场调控、微腔非线性光学、微腔激光、传感与成像等。张方醒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微腔器件、量子光学以及非线性光学研究。


项目需求:

项目合作。本项目应用于科研设备、医疗检测、医疗设备制造、传感器等领域的供应商。

2、大容量光通信硅基光电子芯片和封测平台——杨丰赫

项目简介:

团队以“光电融合”为特色,以实现我国芯片领域“换道超车”为目标,于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建设国内一流的硅基光电子技术开发平台,基于北京大学王兴军教授课题组推出一系列光通信用硅基光电子芯片和模块。平台立足南通创新区,打造高端光电子、微电子芯片设计及封装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光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创新平台。


团队简介:

光电子芯片与信息系统研究室长期致力于研究和开发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载体的大规模集成芯片和信息系统,实现在各种尺度上的感知、互连和处理。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数据中心光收发芯片和系统,微波光电子芯片与系统,硅基片上光放大器与激光器,硅基-传感/二维材料/非线性等新型器件。团队目前已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到模块化封装等多元化研发能力,积累了大量学术和工程经验。其中王兴军教授为研究室主任,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杨丰赫副研究员为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


项目需求:

项目合作,技术合作等。本项目产品可覆盖5G通信、人工智能、传感、激光雷达、微波等多种应用场合,解决不同客户的应用需求。


3、高分辨模块化显微成像系统——高翔

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自主研发的高分辨模块化显微成像系统,适合对生物活细胞及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检测。该系统结合光学衍射层析、双光子荧光和宽场荧光成像模块,可对样本进行长时程、无损伤的非标记或特异性三维成像。同单模块显微成像系统相比,本系统可以实现对样品全局形貌和局部细节的并行观测,即实现一种兼备广度和深度的新型成像技术。该项目也包括自主研发的飞秒光纤激光器作为照射光源,其波长覆盖可见光区至近红外区的多个波段。


团队简介:

高分辨显微成像研究室团队核心成员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高校(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长期从事高端显微成像设备和激光器的研发制备工作,具有极其丰富的经验。本团队发表相关国际学术性期刊论文160余篇(其中高频被引10余篇),国内外授权及公开的专利共计20余项(中国、美国和德国)。团队积累了多年国内外研究和工程化工作经验。其中,施可彬研究员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当选人、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技术总监兼高分辨显微成像研究室主任。高翔博士为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硕博毕业,并曾供职于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德国研发总部。马睿博士为南开大学本硕毕业,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博士毕业。


项目需求:

项目合作。本项目开发的高分辨模块化显微成像系统及飞秒光纤激光器可满足下列需求:

(1)三维光学高分辨率成像探测;

(2)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无损三维光学位错检测方案;

(3)精密加工领域的双光子激光直写;

(4)手术/医美领域的激光应用。

六、联系人

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010-62757181

kjkfb@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