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通知】中关村火花活动|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创新转化专场活动通知
发布时间:2022-03-09 来源:北大科技成果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处联合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定于2022年3月11日(周五)下午(13:30-15:30)共同举办中关村“火花”活动——北京大学科技成果发布会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创新转化专场,届时将有5个成果转化项目进行路演。
一、活动时间:
2022年3月11日(周五)13:30-15:30
二、活动形式
腾讯会议
会议号:141 280 584
三、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
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技术转移办公室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科研处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协会
四、活动议程
(一)开场及活动介绍
主持人开场
领导致辞
(二)科技成果项目路演及交流
基于肠道菌代谢物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智能软组织平衡器的研发
基于立体视觉定位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导航方法
尿调蛋白Sda抗原糖基化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诊断早期肾损伤
模块化摆位固定系统
(三)主持人宣布会议结束
五、项目简介
1、基于肠道菌代谢物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基的设计与应用
——崔一民
项目简介:
当前市场应用的肠癌类器官培养基主要考量的是肠癌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因子,但尚未关注数量多达100万亿的肠道菌代谢的影响,仿生性不足。本项目基于前期300例结直肠癌患者肠道菌的代谢组学研究数据分析和筛选,混入原创性发现的肠道菌关键代谢物。这样无需复杂的氧浓度梯度差异厌氧培养,就可用较低的成本给予结直肠癌患者更为精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团队简介:
崔一民,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药学部主任。
担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NMPA药品审评中心咨询专家,中国药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学会产学研与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药物基因组学与国人精准用药综合评价体系”项目负责人。获第十九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项目需求:
寻求受让方为医疗器械方面的企业,合作方式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
2、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智能软组织平衡器的研发
——曹永平
项目简介:
本团队研发了实时感应测压能力的膝关节测试垫片,从而实现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准的软组织平衡;同时通过体外测试及临床探索研究,确认了此新型测压垫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团队简介:
曹永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关节学组组长。
主要从事骨代谢与骨质疏松、骨关节炎发病机理、人工关节假体的设计抗菌性、人工关节置换的智能化等研究。
王启宁,教授,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机器人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智能康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级工程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项目需求:
寻求受让方为医疗器械方面的企业,合作方式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3、基于立体视觉定位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穿刺导航方法
——姚林
项目简介: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是2cm以上肾结石,尤其是鹿角形结石的一线治疗方法。两方团队研发的结合超声引导算法和的光学穿刺导航装置,实现高精度、实时穿刺轨迹引导,在术前可辅助医生完成规划,在术中可提供对穿刺针轨迹的实时引导。该系统为穿刺导航提供一种高灵敏度且实时成像的新方式,从而实现提高了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精准度。
团队简介:
本项目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姚林副教授团队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王璞博士教授团队合作完成。
项目需求:
寻求受让方为医疗器械智能医疗等方面的企业,合作方式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4、尿调蛋白Sda抗原糖基化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诊断早期肾损伤
——陈育青
项目简介:
团队研发的国内外第一个尿调蛋白糖抗原凝集素方法检测试剂盒,可应用于医疗机构临床检测,医学研究和人群筛查等场景中进行早期肾损伤的筛查预警。
团队简介:
陈育青,教授,主任医师,血透中心负责人
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老年肾脏病联盟副主席等学术任职。
长期围绕急慢性肾损伤进展及早期诊断进行研究,特别是尿调蛋白在肾脏损伤诊断和保护方面的研究。
项目需求:
合作方式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等。
5、模块化摆位固定系统
——张敏
项目简介:
模块化摆位固定系统,可用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进行高效地摆位固定,同时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服务: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可对气管造瘘口进行防护,患者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风险;口部固定装补偿置可固定口腔,保障患者张口放疗的重复性,保护健侧口腔,对口鼻进行气道防护,预防呼吸道疾病传播;必要时还可连接3D打印组织补偿物,对口腔内或口腔周围皮肤病变进行组织补偿,眼部固定装置可提供凝视点,使眼球固定于所需位置,减少治疗期间眼球运动,保证放疗期间晶体等视觉系统危及器官安全性。
团队简介:
张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
主要从事肿瘤放疗临床工作及相关临床、设备的研究。
有授权国家专利8项。主持首都特色课题1项,参与1项;参与国自然课题2项。
项目需求:
寻求受让方是热塑膜厂家,合作方式为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入股等。
六、联系人
如有疑问欢迎与我们联系:
北京大学科技开发部,杨老师,13810355062
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李老师,1800133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