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危废贮存间建设管理规范(全套)
发布时间:2022-04-27 来源:固废危废产业视角
随着各企业不断开足马力加大投入,大力提升产能,随之而来的会产生大量的危废,选址及贮存不当极易造成污染环境,甚至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 危废贮存间相关标准规范 ”
标准:危险废物贮存间的建设标准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
规范:危废收集、贮存涉及的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
指南:涉及危险废物的环评内容评价指南----《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
" 危险废物贮存间选址要求 ”
危险废物贮存间选址要求参看----《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
具体内容:
1,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7度的区域内。
2,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3,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的距离,并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可作为规划控制的依据。”
4,在对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场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危险废物集中贮存设施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的位置关系。
5,应避免建在溶洞区或易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如洪水、滑坡,泥石流、潮汐等影响的地区。
6,应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
7,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
8,集中贮存的废物堆选址除满足以上要求外,还应满足基础防渗相关要求。
" 危险废物贮存间建设 ”
1、危废贮存间应满足“四防”(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
2、危废间应有完善的防渗措施和渗漏收集措施,应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相关标准要求。
3、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设计原则
3.1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
3.2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气体导出口及气体净化装置。
3.3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
3.4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
3.5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
3.6.不相容的危险废物必须分开存放,并设有隔离间隔断。
4、危险废物堆放
4.1基础必须防渗
4.2堆放危险废物的高度应根据地面承载能力确定。
4.3衬里放在一个基础或底座上。
4.4衬里要能够覆盖危险废物或其溶出物可能涉及到的范围。
4.5衬里材料与堆放危险废物相容。
4.6在衬里上设计、建造浸出液收集清除系统。
4.7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4.8产生量大的危险废物可以散装方式堆放贮存在按上述要求设计的废物堆里。
4.9不相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
4.10不相容危险废物要分别存放或存放在不渗透间隔分开的区域内,每个部分都应有防漏裙脚或储漏盘,防漏裙脚或储漏盘的材料要与危险废物相容。
5、危废间应配备通讯设备、防爆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结合贮存的危废性质设置洗眼器、灭火沙、灭火器、收集桶、吸收棉、沙土、防爆泵等)。
其他堆放要求:
不同种类危险废物应有明显的过道划分(应设置搬运通道、人员运输通道),墙上张贴对应的危废名称。
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毫米以上的空间,液态危废需将盛装容器放至防泄漏托盘(或围堰)内并在容器粘贴危险废物标签。
固态危废包装需完好无破损并悬挂(张贴)危险废物标签,并按要求填写。
危废库内禁止存放除危险废物及应急工具以外的其他物品。
附:
1.危险废物标识及暂存间管理示例
PS:
1、带有警告语的警示标志的底色为包装袋和容器的背景色,边框和警告语的颜色均为黑色,长宽比为2:1,其中宽度与警示标志的高度相同。
2、警告语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确定,如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等。
3、警示标志和警告语的印刷质量要求油墨均匀,图案、文字清晰、完整,套印准确,套印误差应不大于1mm。
2.危险废物管理台帐示例
3.危险废物贮存处置管理规定示例
4.危险废物现场应急预案示例
来源:小熊科学分析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补齐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处理设施方面短板的要求和决策部署,就医疗废物处置在源头收集、暂时贮存、安全运送和最终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遵循环境健康风险预防、安全无害、废物减量的原则,给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发展带来了新要求新机遇和新挑战。鉴于此,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与《环境工程学报》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医疗废物处理处置及管控技术专题研讨会”。会议拟于2022年5月在山西太原召开。
届时,主办方将邀请医疗废物处理处置领域的专家与参会代表,共同探讨医疗废物处置源头收集、过程严管、安全运输、最终处置等内容,同时针对目前面临的设备老化、技改等方面重点剖析、解惑。会议将以技术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围绕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的需求,助力“双碳背景”下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能力提升,进而推动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
《环境工程学报》编辑部
协办单位
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
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重庆)中心
浙江微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循环经济及碳中和协同创新平台
支持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西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
中节能清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高能时代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媒体单位
环境工程学报
环境保护科学
北极星环保网
承办单位
中科博兮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固危废及循环经济知库
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2022年5月 地点:山西太原 (下一轮通知公布具体会议地点) 会议内容
1.《医疗废物分类目录》(2021年版)及新法规、政策、标准解读;
2.“十四五”医疗废物收集处理设施补短板的思考和建议;
3.医疗机构及医废处置单位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要点;
4.区域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完善提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5.疫情期间医疗废物应急处置技术;
6.医疗废物摩擦热处理技术及应用;
7.医疗废物高温蒸汽处理技术的原理及研究进展;
8.医疗废物微波消毒处理设施优化运行实践;
9.医疗废物化学消毒处理设施优化运行实践;
10.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优化运行实践;
11.化学性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及实践;
12.医疗机构污泥处理技术及应用实践;
13.医疗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管理运行实践;
14.医废焚烧烟气二噁英控制技术;
15.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政策下医废服务模式;
16.医疗废物高温处置成套设备发展现状;
17.现场观摩交流(视疫情情况待定)。
会议对象
1.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代表;从事危险废物监管、生产、经营、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等从业人员;
2.危险废物处理技术、设备制造公司、咨询、评价等第三方服务机构、投资公司相关人员;
3.高校、工程设计单位及科研机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等。
会议费用
1、会议费:费用 2800 元/人,(含场地费、咨询费、资料费、午餐费、观摩费等,交通住宿自理);
2、团体报名享受8折优惠(含5人及以上);
注:以上优惠不可叠加享受。
3、广告宣传:学术期刊推广三期A4彩页一版,费用20000元,如需延长期刊宣传周期费用另议;论文发表费用以期刊要求为准。
备注:会议冠名赞助、协办、演讲等相关事宜请联系会务组商洽。
收款单位:中科博兮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开 户 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雁栖开发区支行
账 号:1115 1501 0400 06193
请将汇款底单发邮箱:zkbx.hy@cecn.ac.cn(备注:医废会议)
会议秘书处
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会务总协调人
刘 夕:15201232481
电 话:010-50944596
邮 箱:zkbx.hy@cecn.ac.cn
地 址:北京市雁栖经济开发区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
第一届---精彩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