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设计行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发布时间:2015-05-26   来源: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北京作为“设计之都”于2012年获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以此为契机,探索“科技+设计”模式,通过创新组织方式,在服务支持创客、营造创新氛围、扶持小微企业创业、激发社会创新消费需求等方面开展有益探索,将服务贯穿于产业链条,以资源协作推动设计行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孵化基地营造创客文化

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形成4万平方米产业集聚区,在孵企业超过200家,年产值逾20亿元,设计引领并带动家居、服装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德胜园成为千亿产业园。培育了洛可可、正邦设计等一批服务世界500强企业的设计服务供应商,梅泰诺科技等以设计研发为主导的科技型创新企业及视觉中国网站等为代表的创意服务型企业。丰富新型孵化服务业态,联合清华美院等高校以及美国杜邦等国际新材料团队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在孵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创客网络”、“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服务业态。推出国内首家3D打印及个性化定制平台“叁迪网”,采用互联网O2O模式,提供线上咨询、提交订单,再通过线下完成打印服务,进而为设计师和消费者提供扫描数据存储、设计验证以及个性化产品定制,已吸引3122位设计师开设店铺,服务743家中小设计企业和团体。


二、技术平台实现创意到实物

“DRC快速设计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作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业设计领域平台,是中国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工业设计共性技术平台,整合全国54家成员单位,38个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开放共享1023台(套)总价值5.7亿元的科技资源。依托该平台,北京联合美国3D Systems公司等世界先进设备企业、技术服务企业、生产企业、培训机构等五类成员组建中国工业设计服务联盟,开展3D打印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

2014年,北京市科委通过“设计之都”建设专项,引导方正科技、小米科技、依文服饰、雷士照明等企业,以市场化机制搭建为创业、创新提供服务的公共平台。其中,小米科技创建的智能硬件产品设计平台,将自主开发的“智能硬件通信模块组”、“大数据服务智能应用技术中心”免费向创客们开放。


三、市场对接激发个性化消费需求

创办中国设计交易市场,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版权确权、平台对接、合同登记、版权及作品线上交易等服务,创新交易模式、拓宽原创设计产品的销售、投融资、产权保护渠道,解决科技、设计成果的转化,提升设计服务水平。该交易市场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累计登记合同额超过16亿元。

北京国际设计周联合“天猫”于2014年推出“设计猫”,采用双向O2O模式连接消费者与设计师,实现从设计创意到产品开发、生产、销售、设计师互动再形成新的设计创意,为推动设计消费打造独有的商业模式闭环。其后,又相继推出“设计宝”“设计盾”项目,依托网络提供众筹、众包、投融资、设计孵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开发等系列综合性服务。

北京国际设计周开展“设计之都-设计之旅”活动。活动自2009年举办以来,已形成“国庆北京看设计”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成为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驱动力。2013年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引进荷兰设计师的“大黄鸭”项目在园博园和颐和园展出50天,实现1.6亿元的旅游门票收入和700万旅游衍生品销售额,催生了“黄鸭经济”。2013-2014,设计周带动首都文化旅游收入、拉动商圈及各类设计消费活动而形成的设计消费超过5亿元。其中,设计之旅的196个活动站点撬动社会投资与资源投入4.5亿元


四、多措并举培育创新创业

一是以科技成果提供创新原料。实施首都设计提升计划,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开展一批设计示范项目,推动企业与设计公司对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超过700亿元。开展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的认定及培育,2013年以来已累计认定联想集团、牡丹集团、小米科技等109家单位,其中77%的企业收入超过亿元,28家企业收入超过10亿元。2014年中国设计红星奖成为全球首个年参评数量超过6000件的设计奖项,大型制造企业对设计的认知和运用显著提升,低端设计业务逐步缩减,技术含量更高,文化承载力更强。

二是以国际交往开拓发展思路。2013年,北京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来自19个国家的31个创意城市通过了《北京议程》,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2014年,北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办“感知中国”设计北京展,39家设计机构的近400幅作品展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创新设计,提升了北京市设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其中,洛可可设计公司和G-Wearables(北京国承万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全球最小的可穿戴设备Goccia(意大利语“水滴”)借助光通信技术,实现人体与智能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获得2014年美国IDEA工业设计大奖。

三是以人才培养积累储备力量。首创“真项目、真环境、真操作”和模拟在职设计师的“三真一模拟”产学研人才培养新模式,与香港理工大学等国内外46所高校、68家企业机构共建“校外就业实习基地”,每年培训专业学生、设计师及企业经理逾3000人,参加实训学院就业率超过90%;与中央美院合作开展“设计英才驻留计划”,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合作在京设立职业创新人才培养机构。

来源: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