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大地》连载15——建筑理想与城市的未来(中)

发布时间:2014-10-19   来源: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在中国,由于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而带来的住房短缺问题,以及新增城市人口与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近些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个问题也非中国独有,而是许多处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国家都在面临的问题。最近,加拿大记者道格·桑德斯(D. Saunders) 出版了一本名叫《落脚城市》(ArrivalCity ) 的著作,讨论人类的迁徙与城市的未来问题。通过他的描述,我们看到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或正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他用“落脚城市” 这个概念来指称当今世界具有世界性的城市化进程。他认为,到21 世纪,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他们回不去故乡,也离不开城市,他们必须在城市扎根。而这种迁徙的终点,就是成为中产阶级,只有这样,迁徙者才会有归属感,而城市也才能长治久安。[5] 桑德斯的见解从理论上是说得通的, 但事实上是非常理想化的,譬如,到底有多少移民最后能成为城市中的中产阶级,这很难讲。而且,桑德斯过于相信城市,他对中国的农村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缺乏研究,我曾经写文章支持“三农”学者贺雪峰的观点,他反对历史学家秦晖关于在城市中设立“贫民区”(实际“贫民窟”)的激进的城市化观点,认为中国的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缓冲地带,或者说是蓄水池,当中国遭遇到经济危机的打击,农民可以回到农村,而不至于使城市受到绝望的威胁。我认为,贺雪峰的观点更加稳妥,更加符合中国的国情。[6] 而且,我要补充的是,厌倦了城市生活的人也可能回到农村,发展新型的绿色农业和乡镇经济,这在当今中国经济相对较发达的一些地区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选择。桑德斯只看到单向的流动,没有看到双向的流动。但是,目前来看,城市化的确是历史发展的主要方向。


如果我们提出要研究和探讨“建筑设计与中国的城市化”这个议题,那么,我们要首先要明确,城市化设计的核心不是“美化城市”,而是“人的真实需求”,尤其是新增城市人口在“落脚城市”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真实需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居住的问题。


事实上,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安居乐业”的思想(《汉书·货殖列传》),现代的北欧人也有这样的说法:“福利从住宅开始,以住宅结束。”可见,住宅问题一定是与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紧密关联的。美国的库珀- 休伊特国家设计博物馆曾经做过一个展览“与另外90% 的人设计:城市”(Designwith the other 90%:Cities),汇聚了许多与居住相关的建筑设计实验。[7]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这90% 的人在哪里?我想,首先是刚刚就业的年轻人和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后者的生存状况事实上就相当于19 世纪末欧洲的产业工人。尽管他们现在的生存状况不尽如人意,但他们是中国城市真正未来的希望, 也是城市的管理者和设计者要首先考虑的人群。现在城市中针对这些人群的住宅,主要是建在荒郊野外或铁路、垃圾处理厂旁的廉租房,其基本的形式就是现代主义者为欧洲当年的产业工人发明的平民住宅。显然,很多时候,政府并没有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充分考虑廉租房住户对交通、医疗、教育等配套服务的现实需求,不过人们似乎还可以等待和忍受。但在设计的问题上,竟然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为了穷人的利益,建廉租房单元不应该配有厕所,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这反映出,许多中国的“专家”都没有居住标准的意识,而这种标准的背后是对家庭的生活尊严的关注。欧美各国都有最低住宅标准,一般都要求具备寝室、厨房、卫生间、浴室等功能空间,并有最低面积标准。当别国专家在讨论标准面积大小的时候,中国的一些“公共知识分子”却在讨论廉租房要不要厕所的问题,这岂不是一个鄙陋的笑话吗?[8]

未完待续……


【内容分享】

点击右上角将本文分享给朋友

【往期内容】

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