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大地》连载7——居良善上:从手工艺开始

发布时间:2014-09-26   来源: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

居良善上:从手工艺开始

作者:黄永松

《汉声》杂志社总策划及艺术指导、财团法人汉声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 摘要]

从一份条约、两本书、三个故事的发端,到《汉声》杂志促进“天工慈城”服务平台的建设, 再到海外的“中国蓝印花布展”、 2009 世界设计大会等设计盛事。本文的故事和案例,意在阐明善待我们的手工艺、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手艺是工业的基础,中国的传统手艺需要现代知识分子的协助、继承和发扬。工业设计更要扎根于传统手艺,进行产业升级,将中国的优质文化分享给全世界,达到“居良善上”的境界。

一、一份条约

18 世纪60 年代,发端于棉纺织业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携工业革命的雄风,蒸蒸日上。机器大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厂手工业,工业产量急剧上升。

173 年前的1840 年6 月,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 掠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并向中国倾销工业产品,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两年后的8 月,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之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两千一百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等。中华民族百年屈辱、苦难的历程从此开始。炮舰下的鸦片贸易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和奇耻大辱。百余年间,遍地是罂粟,处处有烟民,白银外流,国力衰竭。曾经的“东方睡狮”,一度成为“东亚病夫”。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173 年来,中华民族在不断奋进中由弱而强,但大多数人至今难以摆脱西方意识的笼罩,“外国月亮比较圆”的想法,是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低落不振之故。

二、两本书

西方渐渐强盛,源自一本书的影响;中国积弱积贫,却相系于另一本书的被冷落,亦为民族自信失落的根由。

(一)不同的命运

1637 年,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理性主义的肇始者笛卡尔,出版了《方法论》一书。这本书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的宣言书,树起了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大旗。在这部书中,不但表述了科学思想和方法,还将其应用于具体学科的研究中。人们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思维,并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理论和成就把人类带入了近代工业文明。从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开始,西方完成以科学实践为契机的产业技术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科技革命的光辉篇章,实现工业量产的整个配套进展,成就了今天所看到的西方世界。

同在1637 年,中国江西宋应星的伟大著作《天工开物》出版,全书18 卷,系统地记载了明代以前我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与经验,内容丰富,文字简明,大量插图生动形象,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但是在“学而优则仕”的社会形态下,技术显然不是上品。知识分子把精力都用在经史集部上,轻视那些非常重要的实用科学,令《天工开物》这本集大成的技术创新著作命运多舛。由于清朝的文字狱,它在国内长期失传,只其中部分工艺散见于《古今图书集成》、《授时通考》。直至20 世纪20 年代,才由有心人从日本传回。所幸,后人在宁波天一阁发现了明刊初刻本。

《方法论》与《天工开物》这两部东西方同时问世的重要作品,被后世关注的程度可谓天壤之别。也许这两本书的际遇之别,正体现了此后三百年中逐步完成产业革命的西方,与固步自封的东方古国之间巨大的差异,折射出中国和西方在工业化进程中天差地别的命运之路。

(二)《天工开物》的海外影响

虽然在国内三百年里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但早在17 世纪末,《天工开物》就传到了日本,和我国另外一本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考工记》,一同作为日本生产技术的基础图书,在日本各藩的“殖产兴业”中被奉为指南,广泛运用。在此之前, 日本对于中国的贸易大量逆差。日本人往往苦于自身工艺技术的落后,无法生产和中国货媲美的产品。得到《天工开物》,他们如获至宝,因为书中将很多中国产品的制造秘诀写得一清二楚。随着工艺技术的提高,日本终于逐步脱离了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可以说,《天工开物》为后来江户时代的日本手工技术崛起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两百年后,1837 年,法国汉学家儒莲把《天工开物·乃服》的蚕桑部分,加上《授时通考》的“蚕桑篇”,译成了法文,并以《蚕桑辑要》的书名刊载, 轰动欧洲,当年就译成了意大利文和德文,第二年又转译成了英文和俄文。当时欧洲的蚕桑技术已有了一定发展,但因防治蚕病的经验不足等导致生丝大量减产。《天工开物》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对欧洲蚕丝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进化论学者达尔文阅读之后,惊叹为“权威性著作”, 并将中国养蚕技术中的有关内容作为人工选择、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例证。

如今,《天工开物》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技术史的经典著作流传各国。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 称宋应星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 欧洲古代论述矿冶技术名著《论冶金》的作者)和“中国的狄德罗”(18 世纪法国启蒙学者)。日本学者薮内清也认为宋应星的书足可与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匹敌。

(三)天人合一

宋应星用“天工开物”来概括他的科学技术观和天人合一的东方科学哲学观。“天工”,即巧用自然之力,“开物”,即创造出人工之物,其中思想的丰富内容并不限于上述字面意义,更有广泛的内涵。在人与自然界、人力与自然力的相互关系中,宋应星强调二者之间的配合与协调,但在“开物”的过程中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人能通过技术和技巧自觉地作用于自然,并使自然力与人力相协调。宋应星也常对自然界给予人的恩惠加以赏赞,因大自然施惠于人,提供各种有用的天然物产,满足人的生活生产需要。万物“巧生以待”,但必须合用人力与自然力二者来开发。《天工开物》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的手工艺跟手工业。

站在今人的立场,我们知道,是工业革命的发展、航海技术进步为西方国家扩展殖民地提供了充分条件,令资本主义世界获得快速发展,但也导致消费主义风潮日盛一日。随之而来的,是地球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经济繁荣、物质生产丰盛,却犹自难以摆脱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的袭击,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大工业化生产正面临着临界点,越来越受到今人的质疑与反思。

古老中国百年以来一直试图学习西方,但反观民族自身深厚的文化积淀,从中获得精神和思想的养分,似乎更为重要。在中国开始急速成长为“世界工厂” 的今天,《天工开物》穿越了近四百年的时空,其所体现的东方自然观和技术观(一切创造均源于自然之力,技术就存在于顺应自然力的创造之中),应该再次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从而努力扭转今日全球的困境。

三、三个故事



(一)台北·油纸伞

我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在1970 年春成立了“汉声文化公司”,以整理“中华传统民间文化”为职志, 在抢救“民间传统工艺”项目,我们用心用力尤多, 四十年来如一日。

1976 年第4 期的英文版《汉声》报道了美浓油纸伞工艺调查(图1),古老的制伞技术引起了广泛注意。一个受IBM 公司文化基金资助的美国年轻人来到台湾,找到《汉声》,要求驻访美浓,专习当地的制伞技术,并撰写研究报告。IBM 怎么跟油纸伞联系起来?他告诉我们,IBM 虽是精密高科技企业, 却最注重手工艺,所以派专家学者把美国的手工艺全部都调查清楚,现在要走出美国的本土以外,把全人类的手工艺记录下来。

(二)慕尼黑·中国结

1981 年,汉声出版《中国结》(图2),随后翻译为英文版与德文版(图3)。德文版即将付梓之际, 汉声编辑赴德国进行编辑间的磋商。汉声提出希望德文版能附上在德国购买各种手工线绳的商店地址。德方编辑却认为不需要,因为德国到处都有手工艺店,要买线材是非常容易的。晚餐时,德方总编辑和汉声编辑半开玩笑,但又很正式地说,中国的历史悠久, 手工艺一定非常多,不止有中国结,但是像中国结这样好好整理的不多,汉声应该继续整理好其他各种手工艺。他指着编辑身上的莱卡相机说,这是德国人发明、制作的相机。他问,汉声是搞出版的,印刷机是不是用海德堡?那也是德国人发明的。又问,你们也有很多人开德国的奔驰车吧?随之,他笑容一收,郑重地说,德国的工业为什么这么好?就是因为德国注重手工艺。一个民族,只要手工艺好,它的手工业就会好;手工业好,轻工业就会好;轻工业好,重工业就会好;重工业好,精密工业就会好。他又说,中国替欧美、日本做很多代加工的事情,要知道,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设计,替人家代工,就只能收取微不足道的利润。随之,他指出一件更可怕的事——很多工业制造材料是有剧毒的,那些毒都排流在中国的土地上……这番话不啻于醍醐灌顶,发人深省。

在全社会专业化分工驱动下,我们的工业一直以OEM 的方式给西方人“打工”,赚取最微薄的利润, 忍受最严重的污染。缺乏手工艺基础,工业技术就没有办法积累,没法发展自己的精密高科技,更没有自己的创新和创意,必须接过人家不愿意要的污染工业。

要想超过西方,我们必须找回手艺精神。



(三)贵州·蜡染

2002 年10 月,在调查贵州蜡染工艺的时候,汉声得到一个线索,关于失传的蜡染“竹刀木蜡”技艺, 即瑶族以古老的工艺在布上点蜡花。竹刀是铜刀普及之前的工具,枫木蜡是蜂蜡应用前的防染材料,今天在黔东南瑶族寨子还在使用。(图4)

当时汉声在台北筹备一个蜡染的展览,没有竹刀木蜡的产品。陪我们前去的贵州朋友很快到村里找了一个瑶族青年朋友,到他的曾祖母家去取了一件“竹刀木蜡”制成的围裙。我们付了钱拿上布准备要上车走的时候,老太太冲着我们跑过来,102 岁的老人家要把笔者手上拿的这一块围裙抢回去。她的曾孙又将这块围裙拿回来,曾祖母再次冲过来抢回去。看起来她肯定不愿卖,我们遂决定放弃。

感人的事发生了,倔强的曾祖母第三回走过来,和善地亲自送来这件围裙。围裙缺了一个角,这是怎么了?她的曾孙告诉我们,曾祖母已经102 岁了,这件是老人家90 岁时绘制的。他转告其曾祖母的话说: “剪下一块,把灵魂留下来,其余身体给你。”( 图 5)

手工造物者之于造物的感情,令人感动。

四、天工慈城

一份条约、两本书、三个故事,让汉声更加意识到民族手工艺的重要性,从而愿意去到宁波慈城促成“天工慈城”的建设。宁波是制造业的基地,长期为全球精密产品生产代工,造就了强大的工业制造力,但是缺乏设计能力。优良的工业设计是现代工业文明的灵魂,是制造业在激烈竞争时代制胜的法宝。长期代工,造成宁波制造业的同质化竞争激烈,其产业优势渐渐失去。用工业设计提升宁波制造业的竞争力迫在眉睫。

在宁波政商界有识之士和汉声的共同推动下,“天工慈城”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善用慈城古县城独特的历史资源,联结小区良质永续发展为基础, 努力复兴手工艺,并在手工艺和现代产业的沟壑之间架设起桥梁,培育设计能力,学习那些在现代化大工业的蓬勃景象中被日渐边缘化的大巧之艺,寻找创意丰沛的源头。

天工慈城”试图努力提供一个可持续的整合资源的服务平台,通过邀请各项民间传统手工艺师、推动教学研习以及手工艺学术讨论,建立手工博物馆。教学相长的同时,让传统手工艺师获得自身修行的精进,凸显手工文化的生机,也让设计者能够承先启后、温故知新、选择参与,更培育出强大的创意设计能力;为手工艺以及相关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从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的垂直整合序列;成立各种手工艺行业的配套设施;推出全国第一个以手工体验为主题的深度旅游,并以此推动地方经济良性永续发展。

手工艺本是为了生活所需而进行。虽然大工业改变了生活,但今人更需要因此而善用手工艺,以手工创造的精神内涵与造物哲学弥补大工业生产为世界带来的破坏。留住老手艺,精进设计能力,未来的“天工慈城”将是一个深具文化积淀的工具与工艺之城、设计与创意之城、产业制造与营销之城。

五、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

(一)文化1 :母亲的艺术六展

慈城,是慈爱之城,也是慈孝之城。2009 年10 月26 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日,宁波慈城古县城的冯岳彩绘台门举行了为期两年的“母亲的艺术”展览开幕仪式(图6)。作为首届“中华慈孝节”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这次的展览涵盖了国际级华人工艺大师们的精心之作,包括六个主题:1. 陈曹倩·中国女红馆 (图7);2.陈夏生·中国结馆;3. 粘碧华·中国刺绣馆;4. 吴元新·蓝印花布馆(图8);5. 纺织馆(图9);6. 汉声·母亲剪纸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的《游子吟》传唱千古,每一个时代的母亲以其辛勤和智慧传达慈爱之心,默默推动着华夏文明的前进。源自人类手工文明的发端,母亲的艺术内涵丰富,充满生命热忱,毫无功利意图,是民族文化的“母型”,也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今天,我们最亟待守望的资产。

此次展出具有四大特色:大师报到、图解技法、创新应用以及DIY 动手做。慈城人杰地灵,吸引国际级工艺大师齐聚一堂,这是空前的盛会。陈曹倩呼吁母亲们重拾针线,陈夏生推动中国结,粘碧华整理刺绣针法百种,吴元新是国家级蓝印花布工艺大师。大师们一一追溯编、绣、拼、剪、织、染等传统技艺的历史渊源,并对工艺技法进行归纳和图解,正视历代母亲艺术的丰富性和科学性,更以创作传达各自面对现代生活的慧思。



文化2 :天工慈城工艺五展

2010 年汉声推出“天工慈城工艺五展”,这是继“母亲艺术六展”之后,又一重要的“动手做”工艺大展;有别于母亲的艺术,这是父兄的作坊工艺,包括泥文化、木文化、布文化(图10-12)。中华手工艺涵盖衣食住行各方面,人们依循天时,就地取材,以精湛的手工做出朴素的实用物品,其中蕴含生活智慧及审美观念,也反映当时的社会礼仪。工艺五展包括产自泥土的惠山泥人、宜兴紫砂壶、景德镇青花瓷,来自木料的坐具文化,以及源于布料、展现布艺和穿衣时尚的例外服饰。每个主题介绍从历史发展、工艺制作,以至今日创新的反思,提供大家详细认识各项手工艺。中国工艺自古以土和木为主,青花瓷具蓝白之美,泥人反映中国人造型,紫砂壶悠远宁静,椅子可见木工绝技及传统养生哲学;而源自主题特点的展场设计,巧妙各有不同,十分令人惊艳。

此时此际,在宁波慈城推动工艺大展别具深意:由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中,整理深厚的工艺智慧,展出并研究以构成完整的知识;如此可让老手艺与新创意,让工艺大师与设计新人在慈城交流。而慈城周边的宁波及长三角的制造业,可来学习传统的工艺知识,并分享民族新风格的设计成果。

汉声推动这两项共十一展,在慈城持续长期展出, 试图以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来表现传统手工艺,唤起现代人沉睡的历史记忆,连缀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沟壑,也努力架设从文化基石设计、创意到民族产业发展之间的通途。



(二)创意·为多数人设计

与“母亲的艺术”展览的同时,慈城太阳殿路22 号和24号展开了为期两年的“为多数人设计——中美学生设计作品联展”。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跨国、跨文化、跨校与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远距同步教学,在国际交流平台的基础上,开设了《为多数人作设计》课程。此次展览是此项课程中美学生的设计元素作业及成果,旨在以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帮助低收入个人或家庭摆脱穷困,并且可以评估其效益的设计。售价以不超过联合国赤贫标准,个人每日所得不及1 美元者3—6 个月的收入为上限(90—180美元), 平均不得超过30—90 美元 (204—612 人民币)。

在与“母亲的艺术”展的互动下,未来的设计师们,中方的学生关照皖南农村老百姓的生活,美方学生则关照非洲加麦隆(Cameroon)的Lebialem 村落。在仅有的12 周时间内,他们做了设计议题的探讨。设计作品虽不尽完善,但却面向未来,为不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进行设计,代表年青一代的东、西方设计者共同的社会关怀。

近三十余年来,欧美社会的有识之士一直有一个觉醒:二战以降,有95% 的设计都是为了欧美的经济发达社会服务。设计是帮助使用者解决问题的行业, 不应该仅替大企业增加市场占有率,不应该仅为设计师、设计学院赢得设计大奖。工业设计如何为全球大多数人服务,使设计真正起到作用,已成为设计界所面临的重要议题。面对社会的快速变化,坚持“人性化”的设计观念就显得很关键。设计要关注时代,注意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设计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保证设计的发展是在可持续的原则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设计也要注重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在物质功能得到满足的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等深层次的需要及弱势群体的需要,积极创造适合他们的设计产品。

可以说,“致用利人”的思潮在明代就已形成,“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强调以民生日用为技艺的第一要素,这种重视民生日用和物品功能的思想正是艺术设计的出发点。王阳明的弟子王艮也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这一命题直指圣人之道就在日常之中,百姓的日常生活所用就隐含着“道”。人的生存之道,就是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活下去。这里所谓的“道”, 正是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家应该追求的。良质产业的设计是真正解决生活问题的,不哗众取宠,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时适用。回到简朴,回到原初,去解决百姓生活中的问题,也就是为多数人设计。

(三)产业·手工DIY 博览会

文化与创意设计最终要落实到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对手工艺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垂直整合。与“母亲的艺术”展览同时进行的,还有慈城老城隍庙里举办的“首届中国手工 DIY 产业博览会”(图 13)。展 区面积达2 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德国、美国、韩国等国家和上海、广东等地的六十多家企业参展,包括德国PRYM 手工工具、美国胜家缝纫机与拼布、德国百福缝纫机与土织布、韩国晶室拼布、上海富士克制线与喜乐多拼布、上海艺棉拼布教室、上海宝隆纸艺、唐人坊娃娃、台湾羽织创意、台中嘉利串珠及DIY 材料、北京木工房等。他们带来了充满现代生活理念的设计产品,并积极参与主办单位召开的论坛对话。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企业将形成产业共同体,带动设计,向传统手工艺学习,成为天工之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重要力量。

手工DIY 博览会通过留住老手艺,实现向文化传统的学习与反思,并立足于民族文化之上,为有需要者、为各行各业进行创意设计,形成每一种工艺项目文化、创意、产业的垂直整合,推动传统手工艺从传承到复兴,能展现丰厚的文化底蕴,更培育出强大的创意能力,为地方产业设计,为宁波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巨大的隐形产业网络服务,使其产品的内容由国际代工走向自创品牌,实践产业报国之理想。



(四)活动·传播理念

2009 年12 月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慈城古县城建筑群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图 14),肯定慈城长期修护古迹的方向; 2010 年4 月,英国 BBC 及北京新影厂纷纷关注慈城的发展,前来拍摄“文化、创意、产业”垂直整合之下的成果。英国电视台在全球选出18 处文化保存的地点,派遣记者以“传承的英雄”为题来报道慈城, 同年7 月在全球播出。

2010 年11 月,一项别开生面的春装发表会更把古城带入空前的热闹景况:中国服装名牌“例外”和国际品牌“无用”来到慈城,将沿着太湖路128 米长的古老城墙,作为2011 年春装发表会的走秀长道。那天晚上,54 位模特儿每人三件春装走秀,一时斑驳古墙与时尚服装之间,动静合一,真是美不胜收。(图15)同天上午,“例外”策划的“中国服饰百年文化展馆”启动开幕,下午“生活美学讲堂”开讲,全场欢笑之声不绝于耳,不少“例外”的全国经销商也参与其中。六、善待手艺·跨文化的共识

国内盛况之时,2009 年10 月10 日,由慈城古县城保护与开发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天工之城公司主办、《汉声》杂志承办的“中国蓝印花布”展览,在美国Quilts,Inc. 举办的“休斯敦国际拼布节”中热烈开幕。(图16)在参会的诸多展览之中,“中国蓝印花布”以匠心独运的浆染工艺、美不胜收的蓝白花纹、寄情深远的美好意涵,让展览主办单位和前来观展的游客对这种来自古老东方的工艺美术赞叹不已。许多友人主动帮助我们布展。八天的展览之后,撤展之时,吉祥字样和纹样都成为大家主动索取的宝贝,要拿回去装饰自己的家,同时不忘要汉声的工作人员提供纹样意涵的详细说明,令人殊为感动。瑞士、荷兰、法国的参展者纷纷前来邀展,甚至已经开始动手测量展场布局。自明清直到上世纪中期,蓝印花布曾是中国百姓日用的寻常之物;今天回望,那些来自百姓生活创造的美感、意涵、技法仍深深打动我们,也打动初次见识到它们,拥有先进工艺技术的外国友人。

2009 年10 月24 日至30 日,被誉为“设计界的奥林匹克”的ICOGRADA2009世界设计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百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设计师、知名学者以及数十家企业、协会和机构参与其中,共举办了五场大型国际总论坛、百场分论坛,共商推动经济发展,创造社会价值的创意产业大计。应大会之邀,慈城系列展馆开幕之后,笔者赶回北京,为大会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慈城》的演讲,并作为嘉宾参加随后的欧、美、中、印四方对谈,并面对全体参会者的问答。从汉声本身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谈起,详述了与慈城合作进行垂直整合的一系列工作,引起与会设计师们的巨大兴趣,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从精美、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并推动之,使经由创意设计走向产业的垂直整合能持续不断发展。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的世界设计大会,有意识地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或将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契机。

金秋送爽,更增喜闻。2009 年10 月北京举办的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评选中,汉声出品的简体版《蜡染》被评为最佳作品,《宁波年糕》、《梅县三村》被评为优秀作品。得奖事小,意义深远,三本书分别涉及生活中最重要的衣、食、住三方面,都是今日最亟待保护的民族传统文化,汉声详细记录、深度报道其中文化背景与技艺。这三本书的获奖,正是学术界、设计界与出版界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体现。

为民族文化“留住手艺”的积极意义在于:呼吁现代知识分子,以已有的现代学识训练和积累的经验协助老艺人。技近乎道,艺人是宝。传统手工艺师们出神入化,不仅教会我们手艺,也不断修炼自身,获得技艺的精进,将失传的手工业技艺一一整理,并加以总结提升,获得制作的程序法则,然后再“出神”, 使技艺益发拓展,发扬光大于新的时代。工业设计既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手工艺文化,受益于技术,进行研发与布局设计,实现产业升级,推动民族产业从“制造” 走向“创造”的良质发展。

七、重建自信·居良善上

慈城而北京,中国而美国。在诸多友人相助之下, 除了前述“母亲的艺术”六览、属于父兄作坊的“工艺五展”、 “为多数人设计”中美联展、“中国蓝印花布”休斯敦展之外,还有慈城城隍庙的岁时节庆展出(图17),包括年头到年尾的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以及宁波年糕特展(图18)。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0 月刚开展的“慈城故乡图” 展。离乡70 年,现居美国年过九旬的慈城老人郑雷孙,绘了一幅长180 厘米、高240 厘米的《旧时故乡图》, 详尽1938 年秋天儿时记忆中的慈城之美。理工科出身的老人自幼也爱绘画,他以此表达思乡之情,也重现了老慈城当年的建筑古迹、河道桥梁、市井街肆,这是他留给慈城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作为传家之宝,让慈城子弟一睹故乡的旧时风情。

五年来,在慈开公司主持下,汉声策划、推动、成立了十六个展馆,不仅持续展出而且举办活动吸引全国传媒大篇幅报道,也为笔者在北京的世界设计大会和慈城的文化创意论坛的演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带动更多高瞻远瞩的专家学者深入了解传统手工艺, 勇于面对创意产业之路的挑战,重建民族文化的自信。

手艺好,然后工业好。不只迎头赶上,后来要居上,更要居良善上,将中国的优质文化分享给全人类,重振173 年来一度丧失的民族自信心。中国虽没有成为产业革命的发源地,但未来却必然成为世人瞩目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国,因为我们有五千年丰美醇厚的文明传统。

有中国人参与的文化,才是完整的世界文化。

【内容分享】

点击右上角将本文分享给朋友

【往期内容】

点击头像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推送